毛泽东公文的修辞艺术(2)

毛泽东公文的修辞艺术(2)

核心提示:毛泽东同志毕生致力于中国革命事业,他在长期的戎马生涯中,不仅为我们党和国家立下了不朽功勋,而且在领导我国革命事业的征途中,还亲手撰写了大量的公文。学习毛泽东的修辞艺术,给我们带来如下启示:  第一,创造性修辞必须适应题旨和情境的需要。

6.顶真。前一句的结尾充当后一句的开头,相近的句子头尾蝉联,上递下接的修辞方法。它揭示事物的有机联系,结构严谨,语气连贯,音律流畅,对事理的分析步步深入。例如:“马克思列宁主义是科学,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改造我们的学习》)

7.析词。是为了把话讲得诙谐生动,把一个复音词或一固定词组故意拆开,取出其中一个字单独使用的修辞方法。例如:“现在许多人在提倡民族化、科学化、大众化了,这很好。但是‘化者’,彻头彻尾彻里彻外之谓也;有些人则连‘少许’还没有实行,却在那里提倡‘化’呢!所以我劝这些同志先办‘少许’,再去办‘化’,不然,仍旧脱离不了教条主义和党八股,这叫眼高手低,志大才疏,没有结果的。例如那些口讲大众化而实是小众化的人,就很要当心,如果有一天大众化中间有一个什么人在路上碰到他,对他说:‘先生,请你化一下给我看。’就会将起军的,如果是不但口头上提倡提倡而且自己真想实行大众化的人,那就要实地跟老百姓去学,否则仍然‘化’不了的”。(《反对党八股》)

8.层递。是根据语意的逻辑关系,使结构相似的语句,语意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小到大,由轻到重(或顺序相反)的一种修辞手法。例如:“没有贫农,便没有革命。若否认他们,便是否认革命。若打击他们,便是打击革命。”(《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是由轻到重的例证。又如:“事情就是这样,他进攻,我们把他消灭了,他就舒服了。消灭一点,舒服一点;消灭得多,舒服得多;彻底消灭,彻底舒服。”(《关于重庆谈判》)这是语意由少到多的例子。

9.分说与排比结合。即以多个并列关系的语言成分形成排比,并分别与公用成分结合的一种综合修辞方法。例如:“我们曾经弄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该句主语“我们”是公用语言成分,它和“没有......,没有......”等若干个并列关系的词组构成偏正关系的短语。这就可省略掉原句中多个主语“我们”,以此形成言简意赅,重点突出而气势磅礴的语言特色。甚至有的排比还融合了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段,例如,毛泽东同志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对革命高潮快要到来的“快要”二字所作的描绘:“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此排比句极富想象力,它以初升的朝阳象征新中国的诞生,又以“躁动于母腹中”快要诞生的婴儿以及“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作比喻。他用具体的形象暗示特定事理的方法,不仅表达了作者真挚的感情、排山倒海的气势,而且还使读者在丰富的联想中受到感染,产生共鸣。

10.引用。有明引和暗引两种。如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毛泽东同志直接引用古典名著“《水浒传》里的洪教头,在柴进家中要打林冲,连唤几个‘来’‘来’‘来’,结果是退让的林冲看出洪教头的破绽,一脚踢翻了“洪教头”。以此说明战略退却的必要性的道理。这是明引。在《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中,没交代出处,实则引用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孙行者变成小虫钻进铁扇公主的肚子里把她战败的故事,说明实行精兵减政对于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性。这就是暗引。此外,民谚俗语、方言土语、歇后语、古典等的引用更不计其数。例如,“俗话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又如“看菜吃饭,量体裁衣”,还有“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以及“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等等。  

11.反语。例如“我们为什么又叫它做党八股呢?这是因崐为它除了洋气之外,还有一点土气。也算一个创作吧!”(《反对党八股》)这里的“创作”是说反话。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