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进新闻报道文风上的新探索

在改进新闻报道文风上的新探索

核心提示:文章标题力求庄重准确、简洁明快,引用群众语言,化用口语妙句,多用文化味道浓郁的语句。精心设计、编排版面,进一步突出和体现“清丽,舒展,从容,大气”的光明日报版式风格,以精美的版面风格承载新文风、反映新会风。

[光明日报新闻研究部主任马兴宇]:

各位领导大家好,今年在中央带头改变文风的大背景下,各单位都在改文风上做了很多尝试,我感觉非常好,而且有必要把这个课题作为大家共同的课题继续研究、继续推进。

光明日报在这个大形式和大背景下进行了新闻采写,新闻内容的选择、标题制作、版面的编排,在这两会报道中做了一些探索。

一是文章标题力求庄重准确、简洁明快,引用群众语言,化用口语妙句,多用文化味道浓郁的语句。

两会是重大政治事件,庄重严肃,一些重大事项、重要文件、重大政策、重大议题等的报道与评论等必须与新闻的重要性相称,本报对这类新闻标题的要求是提炼必须准确、妥贴、庄重、大方,不可突出一点、不及其余,更不能随意轻佻、误解曲解。

《道路坚定 中国梦圆》、》《“协商民主”成为两会高频词》《代表委员谈“八项规定”——开局新气象 目标正前方》《三个拒绝“显风骨”》《拒绝浮躁和脱离国情的极端主张》《小数字里看大民生》《实现中国梦,精神要先立起来》等重点稿件的标题,就充分体现了这方面的要求。

会议报道,报道代表委员的发言内容、讨论议论、观点建议是其主要内容之一,对于这类内容,本报要求尽量避免虚题、努力提炼实题,杜绝表态式、报告式、文件式标题,标题力求简短明了、有用有效。

例如本报对于重点专栏《知识界代表委员之声》每天刊登的代表委员观点建议,每条建议的标题都反复加工,像《将汉语应用列入研究生考试范畴》、《均衡教育要避免“一中”现象”》、《城镇化要注意文化风貎传承》、《延长建筑设计寿命效益巨大》、《文化界要力避华而不实》等标题,都因以题领义、有针发性而受到好评。

两会会议场景多、新闻多、多元化声音多、会外读者关注度参与度高,构成一个丰富、生动、立体的新闻场,光明日报要求记者、编辑在写作、制作新闻标题时,要力求以鲜活、灵动、传神的标题来衬托这种丰富性,尽量多引用代表委员的精彩语言、会外群众和国内外舆论中的口语妙句来记录场景、表达真情实感。

《好母亲是孩子的天堂》《4%的投入,校长为何还哭穷?》《“抛光米”,每年“抛”掉一千万人口粮》《青山绿水是最大的民生》、《进城不仅是换个地方,更是换个活法》《关注中国发展,就是关心我们自己的命运》等标题都力求体现这一要求。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在标题制作上要体现定位、突出特色、展现个性,是中央和中宣部对中央主要媒体的特别要求。光明日报今年特别强调在两会新闻标题制作上要突出服务知识界定位、突出思想理论与文化特色,充分展现自己文雅、雅洁、精致、富有文化味文人气书卷气的标题个性。

《谈文说史话“作风”》、《文化要提升世道人心》、《美丽中国更待焕发人文之美》、《别让“文化寂寞”困扰农民工》、《用文化认同在世界发声》、《多一些安抚心灵的阅读角》、《网络时代别冷落了经典》、《文化要“走出去”更要“走进去”》、《文化的境界决定发展的境界》等一系列优秀标题,都体现出我们追求强化文化视角、突出文化思想理论特色、增添报道文化色彩的努力。

二是新闻写法上力避“假长空”,努力追求“短实新”。会议报道因是政治性话题的报道,议题严肃,话题重大,适宜高举高打、宏大叙事,多讲表态性观点、文件式语言可以永远立于政治上正确的高地,所以多年来我们的会议报道长风盛行、空话不少、永远正确的套话常说常新成为广受读者诟病的一种新闻现象。努力践行“短新实”要求,不仅对我们的新闻报道理念是一重大挑战,对新闻单位及其记者编辑的新闻操作技术实际上也意味着重大的考验与转型。

三是精心设计、编排版面,进一步突出和体现“清丽,舒展,从容,大气”的光明日报版式风格,以精美的版面风格承载新文风、反映新会风。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