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集 路的博弈

第十九集 路的博弈

核心提示:这位没能到场的人物就是苏联党内重要的领导人之一——列夫·托洛茨基。他通过电报给《真理报》发去一条短文,道出了列宁离世后所有苏联人的心声,他说:工人阶级成了孤儿,党成了孤儿,我们如何前进?我们找得着道路吗,不会迷失方向吗?他的预感是对的,在“一国能否建成社会主义”是否坚持新经济政策等道路抉择上,博弈开始了。

【短片】 

1924年1月27日的红场笼罩在巨大的悲痛之中。所有饱含热泪的目光都注视着这台灵车,上面,是他们的逝去的领袖列宁。

俄共(布)中央政治局所有的重要成员几乎悉数到场,只有一位重要人物,由于身体原因正在高加索休养,没有能够为列宁送行。

【主持人】

这位没能到场的人物就是苏联党内重要的领导人之一——列夫·托洛茨基。他通过电报给《真理报》发去一条短文,道出了列宁离世后所有苏联人的心声,他说:工人阶级成了孤儿,党成了孤儿,我们如何前进?我们找得着道路吗,不会迷失方向吗?他的预感是对的,在“一国能否建成社会主义”是否坚持新经济政策等道路抉择上,博弈开始了。

(推出片名:《路的博弈》)

【短片】

列宁逝世4个月后,俄共(布)召开了紧急中央全会。此前3天,列宁的夫人克鲁普斯卡娅把列宁患病期间留下的13封口授的札记交给了中央委员会。这些札记里有着石破天惊的内容。斯大林的一位秘书回忆说:“所有参加会议的人都因为这一可怕的事而吓得目瞪口呆”。这就是列宁所写的《给代表大会的信》,日后被称为“列宁的政治遗嘱”。

【短片】

列宁在信中评述了党中央主要领导成员的个人特性。其中,威望最高的托洛茨基,是十月革命实际意义上的最高军事领袖,他和列宁的画像常被并列悬挂。时任党中央总书记的斯大林、莫斯科苏维埃主席加米涅夫和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季诺维也夫被称为实行最高决策的“三驾马车”。仅是政治局候补委员和《真理报》主编的布哈林,职位最低,却被列宁评价为“党最宝贵和最伟大的理论家”。其中托洛茨基和斯大林被视为列宁接班人最有力的竞争者。

【主持人】

他个人大概是现在的中央委员会中最有才能的人,但是他又过分自信,过分热衷于事情的纯粹行政方面。这是列宁对托洛茨基的评价,这样听来可算是毁誉参半。但是他对斯大林的评价则更加尖锐,他说:斯大林太粗暴,这个缺点在我们相互交往中是完全可以容忍的,但在总书记的职位上就成为不可容忍的了。因此,我建议同志们仔细想个办法把斯大林从这个职位上调开,任命另一个人担任这个职位。

【短片】

苏共党中央就列宁遗嘱问题迅速召开紧急会议,会议决定,遗嘱内容不在代表大会上宣读,而是分别介绍给各代表团团长,斯大林的危机被悄悄化解了。

【短片】

苏联当时是一座社会主义的孤岛,处于资本主义重重包围之中。列宁逝世时,苏联国民经济已经基本恢复到了一战前的水平,但仍是一个工业基础薄弱、以小农经济为主的落后的农业国。

苏联是否能够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问题,在党内引起了激烈的争论。1924年秋天,在高加索休假的托洛茨基写了《十月的教训》一文,宣扬他的“不断革命论”。他认为俄国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要把革命推向欧洲,只有西方无产阶级取得胜利后,对俄国进行援助,苏联才能建成社会主义。

斯大林则针锋相对,在当年12月份写出了《十月革命和俄国共产党人的策略》一文,宣称“在无产阶级专政下,我们有克服所有一切内部困难而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社会所必需的一切条件”。斯大林认为,即使没有西方国家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援助,苏联一国也完全能够建成社会主义。

【专家访谈大意】

托洛茨基把俄国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完全寄托在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上,这只会导致消积等待和无所作为。而斯大林认为苏联具备了建成社会主义所必须的一切,这有利于鼓励人们在一国胜利的条件下坚持建设社会主义。所以应当承认斯大林的观点是积极的,是应当予以肯定的。

【主持人】

1925年初,托洛茨基被解除了陆海军人民委员和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的职务,其政治地位日益边缘化。这位红军的创始人,曾经呼声极高的领袖,1927年被开除出党。1929年被驱逐出国,1940年在墨西哥被暗杀。

【短片】

1927年底,苏联爆发了大规模的粮食收购危机,粮食收购量比上一年减少了近一半,城市居民所需的粮食和工业所需的原料难以保证。1928年1月,斯大林来到西伯利亚产粮区,亲自督促粮食收购。他激烈批评当地干部同富农“和睦相处”,要求富农立刻按照国家价格交出全部余粮。一时间,搜查、逮捕、没收粮食等高压政策席卷全国农村。

【主持人】

1928年3月10日,顿巴斯的沙赫特矿区发生矿井爆炸事件。事后证实,这是一起人为的破坏事件。就在这个时候,有个人公开站出来反对斯大林,这个人的反对,令斯大林感到无比痛心。

【短片】

布哈林在1927年住进克里姆林宫,这是斯大林的提议。每当假日来临,布哈林等几位中央领导人的家庭就齐聚在斯大林的别墅里。他们在这里既谈国事,也谈家事,气氛融洽。有时在手风琴伴奏下,大家唱着民歌、跳着舞……每到这时,斯大林似乎也显得十分开心,人称“和事佬”的布哈林深受孩子们的青睐,有时他自己也像个孩子似地开个玩笑或手舞足蹈起来。然而,在接下来的争论中,这种融洽关系不复存在了……

【短片】

斯大林把粮食收购的问题和沙赫特事件联系起来,认为是国内外资本主义的联合进攻。而布哈林认为粮食危机是经济问题,是因为当前的政策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而造成的。

5月28日,斯大林在红色教授学院的演讲中,不点名地批评了布哈林,同时还提出解决粮食问题的出路就是建立集体农庄。斯大林认为,要加快农业集体化步伐,通过农业“贡税”的形式获取工业发展的资金,以重工业为基础加速实现工业化。而布哈林则认为,轻工业、重工业和农业要平衡发展,他反对以“贡税”的形式剥夺农民,反对大规模集体化,主张发展合作社和商品经济,活跃市场。

【主持人】

布哈林之所以反对斯大林,是因为他依然坚持列宁的新经济政策,认为应该通过发展农业合作社引导农民走向社会主义。然而斯大林认为苏联处于资本主义重重包围之中,面临着孤立无援的局面,有必要集中力量,高速发展经济。

【短片】

在一次对工业界经理们的讲话中,斯大林说:“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至100年。我们应当在十年内跑完这段距离。我们要么做到这一点,要么被人打倒。”

1929年12月,斯大林在一次会议上宣布:“我们所以采用新经济政策,就是因为它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当它不再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时候,我们就把它抛开。”[1]

从此,列宁的新经济政策被终止,代之而起的是疾风暴雨式的全盘集体化运动和超高速的工业化运动,同时,伴随着阶级斗争扩大化,大规模肃反运动开始了。

【短片】

1929年,布哈林被解除了他在共产国际中的职务;11月,他被开除出中央政治局。在后来的“大清洗”中,布哈林于1937年被开除出党,并于次年3月以“叛国罪”被秘密枪决。

【专家访谈大意】

这场争论反映了苏共党内对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思考。今天看来,布哈林的认识更符合列宁的思想,斯大林过早终止了新经济政策的试验和探索,为以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的逐步僵化埋下了伏笔;同时把党内的争论过度政治化和暴力化,严重破坏了民主和法制,为党内政治生活开了极为恶劣的先例。

但斯大林高速发展重工业的道路,有利于在帝国主义压力下使苏联迅速强大起来,有一定历史合理性,在当时也有号召力。

【主持人】

新经济政策被放弃,对道路的探讨结束,对权力的制约解除,再也没有任何人能够令斯大林改变方向了。

【短片】

1929年的岁末,斯大林迎来了50岁生日,苏联上下忙着为总书记祝寿,全国各地发来了向领袖致敬的贺词,墙上挂满了他的巨型画像,宣传员高喊着“斯大林就是今天的列宁”。此时的苏联,沿着一条前人未曾想象的道路高速疾驰,一场规模浩大的经济建设即将展开,请您收看下集《奇迹诞生》。

[1] 《斯大林年谱》第242页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