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推广助力转型跨越

技术推广助力转型跨越

摘要:“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语出儒家经典“四书”,意为国家的命脉系于维新,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原始动力。跨越是超常规的发展,转型是变革后的经济模式,提出转型跨越,技术推广工作注定是重中之重,成熟的新技术大面积高效运用是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支撑和保证。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语出儒家经典“四书”,意为国家的命脉系于维新,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原始动力。商汤时期就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箴言,说明创新是一个继续不断的过程。追寻着历史前进的脉络,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次社会大的进步背后都是技术创新或社会变革在推动、在支撑。

北魏年间的农政学家贾思勰著《齐民要术》,总结了当时国家农林牧副渔生产技术成果,官刊推广指导农业生产,对我国古代农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农业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使农民从繁重的生产劳动中解放出来,促使当时社会的手工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云冈石窟、龙门石窟、莫高窟得以修建,重建当时社会的政治信仰,对稳定社会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春秋时期的鲁班在建筑领域造诣很高,使当时的工匠们从原始、沉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劳动效率成倍提高,木工工艺出现了崭新的面貌。

北宋期间发明的造纸术和活字印刷,对文化的传播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指南针的发明对航海及运输提供了重要条件,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莘七娘在十世纪发明了松脂灯是最早的热汽球,发明的走马灯是航空燃气涡轮的始祖。宋代的秦九韶著书《数书九章》等为后世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蒸气机的发明与应用引起了18世的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推动手工业向机器工业转变,生产力得到很大提高,彻底改变了世界面貌,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宋末元初被誉为纺织技术革新家的黄道婆,总结创新了一套纺织技术,该技术及先进的纺织工具的传播与推广使用,上到官府下到民间,纺织品花样繁多,呈现空前盛况,18世纪至19世纪更是远销欧美,获得很好声誉。

现代的中国,新的技术创新更多。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被认为是第二次绿色革命,推广应用后不仅解决了中国粮食自给难题,也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杰出贡献。动车和高铁的开通,汽车的广泛普及,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节奏。通信工具在近几年的更新变化,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激光照排系统、五笔输入法的发明与应用,是平面媒体的一场革命。纺织业、现代农业、工业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经大量使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等等。现代社会人们的衣食住行都建立在现代化的基础之上,我们现在一刻也离不开技术的支撑。各行各业的先进技术融入人们的生活,推动社会发展洪流滚滚向前。

马克思总结了人类社会发展历史,提出了“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生产力”,这是马克思科学技术理论的基本立场。邓小平同志根据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现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有了创新的思维,科学才能发展,社会才能进步,这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特点,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省委书记袁纯清,在2010年7月29日全省干部大会上提出转型跨越发展。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建成中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中心和生产性服务业大省。2013年4月20日,《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实施方案(2013-2015年)》和《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2013年行动计划》正式出台,标志着我省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正式启动、全面铺开、深入推进。技术创新和技术推广都属于经济范畴的概念,要从广义的角度理解。技术创新是纵向规律,推广应用是横向规律。当今社会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层出不穷,转型跨越需要的是横向技术扩散,技术推广是关键。跨越是超常规的发展,转型是变革后的经济模式,提出转型跨越,技术推广工作注定是重中之重,成熟的新技术大面积高效运用是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支撑和保证。

今年是我省项目推进年,技术推广工作要分解到节能降耗、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传统产业改造、新兴产业培育、信息化推进、循环经济、煤电联营等工作中。我们相信,山西在转型跨越这一新的历史时期通过技术推广一定会有大发展。

(作者为山西省新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