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法创新的三个维度

战法创新的三个维度

摘要:战法创新是否合理,前提在于战法“质”的维度。近年来,我们始终提倡在研究外军战法中要“借鉴吸收”,就是因为“质”的因素决定了照抄照搬容易邯郸学步、水土不服。战法“质”的维度容易被人们所掌握,战法“量”的维度因为受到科技条件的支持也日益变得容易把握。

战法创新是否合理,前提在于战法“质”的维度。所谓战法的“质”,是一种战法区别于其他战法的内在规定性。战法之所以千差万别,就是因为它们在不同战争观指导下,有不同的“质”与特有属性。因为“战争情况的不同,决定着不同的战争指导规律,有时间、地域和性质的差别”。正义战争的战法和非正义战争的战法,人民战争的战法与非人民战争的战法具有截然不同的“质”。由于人民战争的战法是“建立在人民战争这个基础之上的,任何反人民的军队都不能利用我们的战略战术”。反动军队的一些战法,如抗日战争时期日军的“三光”政策等,都是反人民的战法,是与人民战争根本对立的战法。近年来,我们始终提倡在研究外军战法中要“借鉴吸收”,就是因为“质”的因素决定了照抄照搬容易邯郸学步、水土不服。

恩格斯说:“每一种质都有无限多的量的等级。”“质”的维度,只是体现了新战法合理性或可能性,但是否可行还要有“量”的规范为战法实践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所谓“数中有术,术中有数”,就是这个道理。这种“量”的规范,需要研究假想敌的编制、体制和装备性能等数据,并结合本国力量去研究与其博弈的数据需求,进而才有制胜的战法。战争现象几乎在所有方面都可用数量来表示,包括国力、军力、火力、信息力等,凡是涉及大小、多少、快慢、高低、长短、优劣等都要以数量表示。用客观的观点去考察战争,认识战争,驾驭战争,就必须做到心中有“数”。不仅要对作战双方的情况有全面的、基本的数量分析,而且还要敏锐分析和把握战争诸多要素在数量上可能的发展变化,以推进新战法具备可操作性。如可能作战地域攻防的正面和纵深,配置的面积和距离,作战双方兵力兵器的对比等,都是战法研究必然遇到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数据的获得不能停留在过去的“老数据”、外军的“洋数据”,或学术讨论中的“待定数据”上,要依靠各种渠道,借助各种信息获取手段去调查研究大量的“新”数据,并将这些丰富的数据加以综合集成,找出规律性的“量”。随着近年来军事运筹学和系统工程理论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战法研究已进入了“质”和“量”相统一、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预实践”时代。借助想象力和技术手段,通过“预实践”来实证、检验、论证有关数据和结论,可以进一步对战法构想进行修正,并能减少行动误差。

把握了“质”和“量”两个维度的统一,是否就意味着已经涵盖了战法的内核?回答是否定的。因为战法运用既不能打破战争质、量的界限,也不能超越战争的质所能容纳的量的活动范围。孙子认为,乐兵、穷兵,一味恃强好战者,将自食其果;寝兵、偃兵,一味想靠“仁义”禁争夺,也要吃大亏。由于受政治、经济、外交等因素严格制约,现代战争发起的目的、规模、手段、强度和直接交战的时空均较为有限,战争的相对可控性趋势日益增强,战胜的标准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并因此赋予了“量敌用兵”新的内涵。“打什么目标、打到什么程度、怎么打,在何种条件下以何种形式结束战争”等都有“分寸”和“火候”限制。正如医生看病,既要对症下药也要适度下药。在把握“质”和“量”两个维度相统一的同时,战法研究不可忽视对“度”的明确阐释和规定,如此才能在实战中得心应手。

战法“质”的维度容易被人们所掌握,战法“量”的维度因为受到科技条件的支持也日益变得容易把握。战法运用的“度”虽难以靠简单的数字来表现,但至少需要在战前明确其大略和要点。有时需要靠经验积淀对应的智慧和计谋,考虑好“灭敌”、“耗敌”和“控敌”的“度”的要求。因此,战法“度”的维度是原则性与灵活性、质和量的统一。近几场局部战争表明,能打胜仗需要战法“质”、“量”和“度”三个维度实现完美统一。缺少任何一个维度,都难以达成战略目的。战法研究必须坚持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深入分析未来可能发生的战争类型、规模,以及力量运用和组织形式的特点等,按照“能打仗、打胜仗”要求,研究有“质”、有“量”、有“度”的新战法。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