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风问题至关重要

学风问题至关重要

核心提示:学风看起来是无形的,却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养成好的学风,对年轻史学工作者格外重要,因为他们代表着未来,是中国史学发展的希望所在。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史学传统、大师辈出的国家,前人的遗产中有不少有用的东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

学风,是近年来大家谈得比较多的一个问题。

学风看起来是无形的,却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一种风气一旦形成,就会在无形中左右人们的想法和做法。对一个学术集体来说,有好的学风,潜移默化,积以时日,就容易出人才、出成果;要是学风不正,路子不对,即便有好的苗子,也难以取得大的成就。因此,树立和培育什么样的学风,对学术的发展至关重要。这里只从史学领域来谈谈学风问题。

历史研究看重原创性研究,这就需要尽可能多地掌握可靠的原始资料,经过细心的鉴别和比较,理清事情的发展线索,分析并说清楚一些关键问题,并放在广阔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发展过程中去考察,力求再现当年历史的本来面貌,从中领悟可以发人深省的规律性知识。这是一项艰苦的探索性工作,又是一项具有巨大吸引力的令人陶醉的工作。现在,有大批史学工作者特别是许多中青年史学工作者,热爱自己的专业,在比较清苦的条件下,通过孜孜不倦的工作,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他们的学风是优良的、健康的。没有他们的这种努力,也就没有近年来我国史学发展所取得的显著成绩。但是,在学风方面确实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隐忧。

一种是“浮躁”。工夫没有下够而急于求成,不注意长期积累,没有刻苦钻研原始资料,对问题缺乏深入而周密的思考,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匆匆忙忙地发表,结果写成泛泛而论、平铺直叙或故意标新立异的作品。文章中结论式的话很多,丝丝入扣的分析和能说服人的论证很少,引用的事实经不起严格推敲,使人读后少有所得。这样的作品,讲得好听一点是浅尝辄止,讲得不好听一点是东拼西凑、粗制滥造。还有一些作品,题目相似且内容大同小异,说来说去都是些早已被说过多少遍的话,不能真正帮助人们将认识推进一步。经济工作中常讲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在史学领域也同样存在。这种浮躁现象的产生,有个人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原因,包括有些并不科学的管理制度等。但不管什么原因,如果把学风搞歪了,对自己、对后人都会产生长期的不良影响。《论语》说:“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这句话对力戒浮躁有很好的启示作用。至于剽窃他人成果之类的行为,已不属于浮躁的范围了。

另一种是出于对以往某些“假大空”作品的反感,力求把研究工作做实做细。这与上一个问题性质并不相同,是同一些可喜现象联系在一起的。但在这一过程中,也有部分学者研究的题目越做越窄,而且往往只是就事论事,不能以小见大,使人读后得到举一反三的领悟,以致在总体上流于碎和散。这也许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可以为将来更高的综合创造条件,使步子走得更为扎实,而且这类作品今后仍然是需要的。但如果整体上或者占主流地位的趋势长期停留在这种状况,以为史学之能事尽于此矣,也会造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使史学的发展受到局限。看看近代的前辈史学大师,都是既有宏观的通览全局的眼光,又有微观的对关键问题剖析入微的本事,做到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将一个个问题连贯起来思索,提出独创性的见解。正是他们,才足以带领历史学科取得突破性的发展。

养成好的学风,对年轻史学工作者格外重要,因为他们代表着未来,是中国史学发展的希望所在。这个问题对他们格外重要还有两个原因:一是他们正处在长途跋涉的起步时刻。一个人开始走路之时,方向瞄得准不准,路子走得对不对,短时间内也许看不出什么问题,但时间一长,不同人之间的距离就会明显拉开。这是决不能小看的。二是年轻时可塑性最强。这时候培育起一种好的学风,循此前进,将会终身受用。相反,要是养成了不好的习惯,逐渐定型下来,到年长时想改就很难了。时间是过得很快的,充分把握好、利用好年轻时这段珍贵的时光,为一生打下扎实可靠的基础,实在太重要了。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史学传统、大师辈出的国家,前人的遗产中有不少有用的东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今天,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世界越来越看重中国的声音。在史学领域,我们也应该对得起这个时代,既不能抱残守缺,又不能妄自菲薄,而应努力培育好的学风,在世界面前发出中国自己的声音,形成自己的风格,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人民日报》2004年05月28日 第十四版)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