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集 革命新路

第二十四集 革命新路

核心提示: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动了八一南昌起义,揭开了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一个月后,毛泽东在湖南组织秋收起义,但由于准备攻打长沙的计划失败,5000多人的部队仅剩下不足1000人。9月19日,在浏阳的里仁学校召开的前敌委员会议上,毛泽东正式决定放弃攻打长沙这个无法实现的计划,转兵农村。十天后,到达江西三湾村的毛泽东决定重新改编部队。这个善于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的革命者,正在用他的思想改变着中国。

【短片】

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动了八一南昌起义,揭开了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一个月后,毛泽东在湖南组织秋收起义,但由于准备攻打长沙的计划失败,5000多人的部队仅剩下不足1000人。9月19日,在浏阳的里仁学校召开的前敌委员会议上,毛泽东正式决定放弃攻打长沙这个无法实现的计划,转兵农村。十天后,到达江西三湾村的毛泽东决定重新改编部队。这个善于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的革命者,正在用他的思想改变着中国。

【主持人】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进入一片白色恐怖。中国共产党“八七”会议决定进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然而这时发动的城市武装起义挫折不断,使很多人对前途感到茫然。是不是俄国十月革命攻打中心城市的道路行不通?那么革命的路又该怎样走?此时,毛泽东开始用他独到的眼光审视一切,思考未来。

(推出片名——第二十四集《革命新路》)

【短片】

三湾改编,制定了 “支部建在连上”等一系列“党指挥枪”的建军方略。之后,毛泽东带领队伍向井冈山进发,当月到达井冈山,创建起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在这里,中国共产党立足于农村,开展土地革命,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要求。

在农村创建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毛泽东先后撰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中,他说:一国之内,在四周的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在当时,走俄国革命攻打中心城市的道路,被视为是中国革命唯一正确的道路。

【主持人】

城市武装起义屡遭挫败,想在反动势力强大的大城市中,通过斗争取得革命胜利是不可能的,而农村地区敌人力量相对薄弱,革命力量更容易在敌人统治的薄弱地带生存下来。毛泽东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武装夺取政权学说进行了发展,决心另辟新路,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实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路。

【短片】

赣南、赣东北、闽西、鄂豫皖、湘鄂西、陕甘边等,这些大大小小10多块革命根据地,如星星之火,在中国的大地上展现了可以燎原得生命力。由赣南、闽西根据地发展起来的中央苏区,在毛泽东的军事战略指导下,相继取得了反对国民党四次“围剿”的胜利。

然而, 在王明“左”倾错误思想的指导下,毛泽东的军事指挥权被排斥,并被批判为“右倾机会主义”和“游击主义”等,政治生涯跌到了谷底。在第五次反围剿中,红军用阵地战代替了运动战,完全陷于被动,面对着无可挽回的损失,中央红军被迫开始了长征。

遵义古城,那座二层建筑前,如今人来人往,但喧嚣的人流声依然掩盖不住房间内,那穿越70多年时空的争论声。1935年1月15日晚上7点多,20位与会者陆续进入,客厅有些拥挤。

【主持人】

会议中,以前发言很少准备提纲的毛泽东这次却例外了。他在这次会议中不仅说明了军事失利问题的原因在于进攻时的冒险主义,防御时的保守主义,突围时的逃跑主义,而且阐述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指出了今后的正确方向。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被取消,重新确立了毛泽东的军事战略主张在党内的领导地位。

【短片】

与此同时,蒋介石由南京赶往贵州,直接接管了前线指挥权,调集几十万重兵,企图将中央红军围歼于乌江西北地区。

但重新确立了以毛泽东为领导核心的中央红军,此时已如凤凰涅槃般重生。两万五千里长征,以红军三大主力在陕北会师而宣告结束,它保住了革命队伍,也挽救了中国革命。1935年12月,毛泽东曾经这样评价长征:“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一年之后,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毛泽东面对国内出现的“亡国论”和“速胜论”,于1938年,撰写了《论持久战》,系统阐明了持久抗战的总方针和争取抗战胜利的正确道路。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开始活跃于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开辟敌后战场,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1940年1月的一个夜晚,在陕西杨家岭的一间窑洞里,十几岁的勤务员王来音快速走到毛泽东的身旁,强迫他休息一会。此时的毛泽东,已经连续工作了几个夜晚。

他在赶着完成一篇演讲稿,为即将召开的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做准备。这篇演讲稿,就是后来经过修改更名的《新民主主义论》。

【专家访谈】

《新民主主义论》是毛泽东的一部标志性著作,在这部著作里,毛泽东依据当时世界力量的消长变化和历史潮流的走向。明确了中国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组成部分;明确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而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进行的,所以它的发展前途,必然是社会主义;同时还明确了,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必须制定和实行即区别于旧的资本主义,又区别于未来的社会主义的新民主主义的纲领,包括政治纲领、经济纲领和文化纲领。这样毛泽东就第一次也是最全面的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的理论。

【主持人】

从1944年5月21日到1945年4月20日,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之前最重要的一次会议在延安召开。这就是历时长达11个月之久的六届七中全会。这次会议,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主要对1931年到1935年遵义会议四年间的经验教训加以总结,作为全党统一认识、加强团结的基础。会议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确定七大的议题。

【短片】

1945年4月23日,七大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开幕,此时的主席台上悬挂着毛泽东和朱德的巨幅画像,靠墙边插着的24面红旗,象征着中国共产党24年奋斗的历程。在主席台的正上方,一条引人注目的横幅高高地悬挂着:“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

1945年,中国共产党已经在抗击日本侵略的过程中成长为一个成熟的、强大的党,拥有121万党员,军队近百万,根据地人口近1亿,成为全国人民抗日救国和民主建国的希望所在。从1928年党的六大起,中间经过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17年的漫长历程,才得以召开一次这样规模盛大的大会。

在一片掌声中,毛泽东开始了他的讲话。为了这次大会,他特意撰写了《论联合政府》的书面报告,并在会前发给代表。但是,当会议开始后,兴奋不已的毛泽东,向全体代表作了口头报告。

【专家访谈】

七大确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这次大会还通过了新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根本指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的或经验主义的偏向。”

【短片】

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战的胜利,在18年的时间里,共产党在中国革命的艰难斗争中,一次次总结经验教训,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方面,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思想体系,为领导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在七大中,中国共产党号召解放区军民施行军事战略转变和准备全面反攻。七大闭幕后,全国抗战进入了全面反攻阶段。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并于9月2日向同盟国签署投降书,中国人民终于赢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