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集 拨开迷雾

第三十二集 拨开迷雾

核心提示:“四人帮”被打倒后,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逐步恢复正常,加快“四化”建设,成为了全国人民的一致呼声。善于思索的中国人,在亲身经历了整整10年的内乱和浩劫之后,心中积聚了太多的问号,“文化大革命”的思想迷雾能否被彻底拨开?中国又将走向何方?

【短片】

1976年10月6日晚20时左右,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四人被抓捕,史称“粉碎‘四人帮’反党集团”。

10月7日,邓小平的亲家、邓榕的公公贺彪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告诉正在单位工作的儿子贺平,并要他马上去通知邓家。邓榕回忆,邓小平夫妇和邓林、邓楠、邓榕,是在紧闭房门、厕所里放开自来水的状态下,听贺平“传达”这个消息的。邓榕后来在文章中写道:“父亲耳朵不好,流水声又太大,经常因为没听清而再问一句,他手中拿着的烟头轻微地颤动着。”

10月21日,人们涌上了长安街街头,举行庆祝活动。

【主持人】

“四人帮”被打倒后,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逐步恢复正常,加快“四化”建设,成为了全国人民的一致呼声。善于思索的中国人,在亲身经历了整整10年的内乱和浩劫之后,心中积聚了太多的问号,“文化大革命”的思想迷雾能否被彻底拨开?中国又将走向何方?

(推出片名----第三十二集 拨开迷雾)

【短片】

十年的浩劫,使得新中国的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劫后余生的中国,期待着一次新的出发。

然而,1977年2月7日,在人民日报的一篇《学好文件抓住纲》的社论中,却出现了这样一句话:“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必须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要始终不渝地遵循。”这种提法紧紧束缚住了人们的思想与行动。“两个凡是”使得大量冤假错案因此难以昭雪,大批老干部无法出来工作,知识分子仍旧顶着“臭老九”的帽子抬不起头来,这一切都极大地阻碍了拨乱反正和新时期各项工作的开展,这其中也包括邓小平的复出。

【主持人】

这段时间,叶剑英、陈云、李先念、徐向前、聂荣臻、王震、许世友等一大批德高望重的老同志在不同场合以不同的方式向党中央提出,要尽快让邓小平同志出来工作。

【短片】

“两个凡是”一提出,尚未恢复职务的邓小平就以大无畏的理论勇气和求实精神,提出了旗帜鲜明的反对意见。1977年4月10日,邓小平写信给党中央,针对“两个凡是”提出:“我们必须世世代代地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把党和社会主义的事业,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事业,胜利地推向前进。”随后,邓小平又在同中央办公厅同志的谈话中明确表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

1977年7月,党的十届三中全会一致通过《关于恢复邓小平同志职务的决议》,决定恢复邓小平在党内的一切职务。

【短片】

1977年7月30日晚,北京工人体育场举行北京国际足球友好邀请赛决赛。距开赛还有几分钟时,主席台突然掌声骤起,欢声如雷。麦克风里宣布“来观看这次比赛的有邓小平同志……”在场的观众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这是小平同志复出后第一次公开露面,消息顷刻间被发往世界各大通讯社。

日本共同社的消息中说,“8万观众撇开比赛,霎时都站立起来,向他报以热烈的掌声。”欢呼的人们或许已经意识到:以后的岁月,中国的命运将和这位容光焕发的老人紧紧连在一起。

邓小平复出不到一个月,中国开始了拨乱反正。分管科技和教育工作的邓小平就抓住机会,提出了恢复高考的决议。当年冬,500多万应考者涌进考场,在中断了十年后,大学的车轮重新转动。这是共和国历史上唯一的一次冬季高考。知识又重新成为了受人尊重、被人渴望与追求的宠儿。

【主持人】

拨乱反正每走一步都遇到“两个凡是”的思想障碍。怎么办?人们不得不思考一个哲学常识:实践还是别的什么,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位于扬子江畔的南京大学校园里,哲学系教师胡福明利用暑假悄悄做完了一件事,他把自己的思考写成一篇理论文章寄给了北京的中央党校,一场针对“两个凡是”,席卷全国的大讨论就此开始了。

【短片】

1978年5月10日,在集中多人智慧、反复修改后,定名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稿子最终在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上刊出,5月11日,《光明日报》在第一版公开发表了这篇文章。当天,新华社向全国媒体转发,第二天《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全文转载,一场针对“两个凡是”的大讨论就此开始了。

对冲破两个“凡是”,当时党内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中央一位负责同志曾经就此召开紧急会议,点名批评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文章,刚刚兴起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面临夭折的危险。

1978年6月2日,就在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关键时刻,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不久,许多中国人都知道了这次讲话的内容,“如果反对实事求是,反对从实际出发,反对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那还说得上什么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呢?那会把我们引导到什么地方呢?很明显,那只能把我们引导到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只能引导工作的损失和革命的失败。”

【主持人】

6月30日,邓小平的讲话又以中央文件的形式下发,对处于关键时刻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形成了有力的支持。

【专家】

这是一段在前进中徘徊的历史时期。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在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领导和支持下,全党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一场大讨论。它为我们党冲破“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既适应了当时进行拨乱反正的迫切需要,也为后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邓小平同志高度评价了这场讨论的重大意义。他说:“这个争论很有必要,意义很大。从争论的情况来看,越看越重要。”“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的确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

【短片】

拨开“两个凡是”的思想迷雾,为给“右派”平反创造了条件。到1985年,经中共中央批准大量冤假错案得到平反,许多人得到了解脱。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