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锋在前的好榜样

冲锋在前的好榜样

核心提示:扎西大同北红旗路段铺设沥青时,沿路住户以道路占地过多为由阻止施工。结古镇胜利路段住户才仁多吉是他多年前的一位老同事,地震中右臂致残、小儿子遇难、大儿子智力残疾,负债300多万元盖起的房子全部倒塌,生活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震后规划中却成了征地的对象,张国强连续几日不断地给户主讲政策,使其自觉地同意了拆迁。

有人说,征地拆迁是天下第一难事,尤其在灾后的玉树,由于流动人口和外来搬迁户骤增,土地价格飞涨,管理相对滞后,灾后恢复重建中土地和房屋权属的认定以及权益处置、补偿安置等矛盾凸显,成为拆迁征地中群众利益最为集中、最为关注的热点和难点,不仅如此,征地拆迁更是重建工作的最基础和前沿。

2011年,是灾后玉树重建的关键之年:也是一场硬仗,如果征地拆迁工作不能顺利完成,项目工期就会延误,规划就不能按时落地,群众意愿就无从锁定,重建大业就无法进行,灾区的群众们依然要在帐篷里过冬、孩子们依然要在风沙里求学,病人们依然要在板房里求医问药,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里,这份重担谁来担?巨大压力谁来承受?这是一个勇敢者选择的课题,于是玉树县人大主任张国强自告奋勇,临危受命,担当起了玉树县拆迁清墟督查领导小组组长,带领一支由多部门干部组成的拆迁队伍,肩负起了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困难最多、难度最大的灾后重建征地拆迁重任!

玉树重建,道路先行。2010年10月,因重建需要省指挥部要求结古镇区北环路必须在年内打通。但北环路沿途住户密集,涉及1000多户住户,拆迁难度极大,就连北京援建指挥部的负责人也认为两个月内打通北环路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在10级以上的大风天气里,在土方作业导致的漫天尘土里,在刺骨的风雪夹击中,他每天亲临现场,东家进西家出,耐心细致、不厌其烦、苦口婆心地做住户的思想工作,千方百计解决住户的实际困难,始终坚持群众利益最大化、最小干预土地的原则,尽最大可能尊重群众意愿。在拓展扎西科路段时,考虑到原规划占地过多,群众意见较大。通过多次考查现场后向援建方北京市政提议:在工程允许的范围内,优化设计方案,尽量减少征地。后来经过调整建设方案,援建方采取加高挡土墙、采挖山包等措施节省了宅基地16米,顺利完成了规划的及时落地,得到了住户和援建方的高度评价!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