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柏林之行三大议题实绩待考量(2)

摘要:撇开德美友谊、跨大西洋关系这些传统热词,奥巴马此行,在勃兰登堡门这一历史地标前激情演讲,给自己在德国民众中带来了超高的人气,但此次柏林之行在双方关心的核心议题上能够起到务实作用还有待观察。

减少“棱镜”风波负面影响

为“棱镜”网络监控项目辩护,平息德国民众情绪是奥巴马此访的又一个用意。

近日,媒体披露美国国家安全局在全球进行包括“棱镜”网络监控项目在内的电话和网络秘密监控,引起轩然大波。德国民众普遍感到个人自由和隐私遭到侵犯,对美国的大规模监控行为感到震惊和愤怒。

但德国政府反应比较谨慎。事实上,据德国《明镜》周刊报道,德国情报机关自身就有计划加强互联网监控,以防范恐怖分子可能发动的攻击。

分析人士指出,德美在对网络进行监控方面有共同之处,但在监控范围和程度上存在不同意见。奥巴马的此次访问为德美就此问题进行探讨提供了机会。

在两位领导人会晤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奥巴马辩称,美国政府在搜集信息和保障公民自由之间获得了平衡,对此他有信心。他表示“棱镜”计划仅针对恐怖主义和武器扩散等特殊线索。

德国总理默克尔强调,政府对互联网的监控需要保持在恰当界限内。她说:“在所有有必要搜集信息的情况下,把握好分寸始终是一个重要话题。我们已经同意,彼此之间以及两国内政部门将进行开放的信息交流。”

借跨大西洋自贸区升温美德关系

此次访德,奥巴马给不温不火的德美关系增加了热度,默克尔也希望借跨大西洋自贸区为双方关系升温。

奥巴马在19日与默克尔共同面见记者时主动表示,“我知道,德国这里有人在讨论跨大西洋联盟不再那么重要了,美国的目光转向了亚洲。在与德国总理默克尔和德国总统高克的会谈中,我提醒到,在我们看来,与欧洲的关系依然是我们安全和自由的基石。”

(图片:6月19日,美国总统奥巴马与德国总统高克检阅陆海空三军仪仗队)

默克尔说,美德两国将面向21世纪继续发展跨大西洋友谊,共同寻找和发现全球外交和安全政策问题的答案,共同吸取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教训,通过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共同建立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令全球经济受益。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