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合作发展模式

找准合作发展模式

摘要:长三角区域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长三角的核心区域,二是长三角的合作区域。如果吉林融入长三角,我建议,先要进入要素合作阶段,缩小吉林与长三角之间的落差,寻找切入点,实施与长三角区域的全面合作。

长三角区域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长三角的核心区域,二是长三角的合作区域。吉林省在与长三角区域的合作中,重点应该是长三角的核心区域。

在长三角区域合作的发展中,区域合作的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如果说吉林省与长三角的区域合作、融合,应该找准什么样的发展模式很重要。长三角区域合作的发展,可以归纳为“3十1”体系。在长三角地区不建立政府管理机构的背景下,实行的是长三角区域自治合作机制。在这个管理模式的体制下,形成了第一个决策层,就是江苏、浙江、上海和安徽的主要领导形成的决策层。主要是提出解决长三角区域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在决策层的领导下,形成了第二个协调层,在副省级的层面,对决策层要求提出协调方案。在协调层的领导

下,形成了第三个执行层,在长三角的三个省市的委办局来作出执行方案。

在吉林省与长三角的区域合作中,我的理解,更多的是在执行层、协调层和决策层中提供合作布局。按照长三角地区已经建立的四个平台,即科技、交通、能源、环保平台基础上,提出需要区域合作的专项。“3十1”中的“1”是城市经济协调会,安徽也在这个里面。这个经济协调会分两类,一类是每年在长三角区域召开会议。包括皖江城市带等对长三角区域的一些重大问题的认识设立课题,对这些课题重大问题取得共识以后,把这些课题列入到城市经济协调会的专项中讨论。专项就是更高一个层次,就是进入操作层面工作,这是长三角区域发展中的一个基本框架。

在长三角区域合作的内涵当中,中国经济的区域合作最大的特点是要素合作。什么是要素合作呢?就是有政府来搭建合作平台,企业来唱戏。企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通过五流合作,来对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起到重大作用。长三角的区域经济合作走过了20多年的历史,实际上在要素合作的这个阶段已经过去了。长三角最大的区域合作的特点是制度合作,是在要素基础上更高一个层次上的合作。在长三角地区,由于政府在20几年前就提出要素合作的发展模式,正是在企业之间、区域之间相互流动,经济发展速度发展迅猛。但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政府的行政区划成为影响企业流动的阻力。也就是说,在这样的合作过程中,长三角地区的生产关系成了生产力的桎梏。长三角要发展,就需要在政府层面拿出政策资源来协调。长三角区域政府越来越认识到一体化的重要性。我们讲环境治理、水系治理,长三角水系保护很重要,类似像这样的一种合作机制,长三角地区基本上达成了一致。所以,制度合作对目前长三角的要素合作来说更重要。要素和制度合作的起点是长三角区域的经济总量水平的平衡性,所以长三角推出了经济一体化,最难的是制度匹配。

如果吉林融入长三角,我建议,先要进入要素合作阶段,缩小吉林与长三角之间的落差,寻找切入点,实施与长三角区域的全面合作。

(作者系上海社科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所长)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