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需要“火眼金睛”

监督需要“火眼金睛”

摘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7日在审计署考察并座谈。虽然审计署只是政府组成部门,但一直以来民众对其“看管纳税人血汗钱”的期望很高。世界上恐怕没有哪个公权力,会自愿走进“笼子”;没有哪个国家,能完全靠自律,将贪腐消除殆尽。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7日在审计署考察并座谈。他强调,审计监督的法律地位是宪法确立的,要进一步强化审计工作,一是念好权力监督的“紧箍咒”,促进廉洁政府建设;二是为国家看好钱财,促进俭朴政府建设;三是完善制度,促进法治政府建设。这一番话,非常契合新时期民众对审计的期待。

虽然审计署只是政府组成部门,但一直以来民众对其“看管纳税人血汗钱”的期望很高。在国务院组织架构中,审计署被赋予了对各级政府和部门的财政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和发布报告的权力。当年时任审计署长的李金华,自称审计是国家的“看门狗”,形象点出了角色和职责。近年来,每年审计报告的发布,必能引发社会“围观”,揪出一批“老虎”,一些地方和部门不合理使用财政资金的行为被曝光,一些腐败行为由此露出“尾巴”,进而促进了对贪官的查处,令老百姓拍手称快。

当下中国权力体系建设所处的阶段,更使得审计被寄予厚望。党的十八大以来,政治新风劲吹。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外记者见面会上铿锵有力地喊出“打铁还需自身硬”,“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党的十八大之后,“八项规定”的出台赢得一片赞誉。李克强总理在“两会”记者招待会上对新一届政府提出的“约法三章”,也受到民众高度期待。但无论是“八项规定”,还是“约法三章”,要切实落到实处,就要靠打造一个使公权力科学规范运行的“笼子”。这样一个“笼子”,从社会层面看,是权力运行的阳光化,接受社会监督;从国家层面看,是公权力要接受人大监督;而从政府内部看,审计工作则是重要一环。

世界上恐怕没有哪个公权力,会自愿走进“笼子”;没有哪个国家,能完全靠自律,将贪腐消除殆尽。从这个层面讲,公务人员有没有挥霍公帑,干着违反“八项规定”的事,那些所谓的杜绝腐败的制度设计,究竟有没有在权力的现实运行中被束之高阁、成为摆设,或者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些都需要有一只“火眼金睛”,以专业的态度和严密的制度,加以审视。君不见,有拿公款采购IPOD当U盘用的,有人还未成年就开始在老子的单位拿事业编制吃空饷的,有一到年底就突击花钱造成财政资金火速“奔赴前线”的……这些情形,假如都依靠所谓的网友爆料、群众抓现行,根本不可能杜绝。只有依靠国家力量的庞大审计,才可以为纳税人的钱包系上一根安全带。

当然,审计究竟能不能发挥看管百姓“钱包”的作用,也有待自身创新和开拓。在违法违规行为面前,敢不敢一视同仁,“苍蝇”、“老虎”一起打;对涉及的地方和部门,不管什么层次,敢不敢铁面无私地予以曝光;对那些违法违规行为能不能公开得更细更明白,让老百姓一起监督……这些将检验着审计的成效和力度。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