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尚无政党,政党政治是建国后逐步发展起来的。1787年,围绕着批准宪法问题,统治集团内部形成两大势力集团。以汉密尔顿为首的保守派主张将国家权力集中于联邦政府,实行较高程度的中央集权,被称作“联邦党人”。以杰斐逊为代表的民主派主张扩大民主权利,反对上述主张,被称作“反联邦党人”。这两个政治上迥然有别的集团,构成美国最早的两大政党雏形。1792年,杰斐逊创立民主共和党。1800年总统选举时,他充分调动党的力量,成功当选,政党作为选举工具的特殊作用第一次得到显现。自那时起,美国历届总统选举均以两党分别组成的选举阵营为基础,最后根据候选人得票多少定输赢。两党轮流执政模式由此略具雏形。
1812—1814年间,联邦党人在英美战争中策划分裂联邦,阴谋败露走向瓦解,民主共和党一党独存。1825年民主共和党分裂,亚当斯等人另立国民共和党。1828年杰克逊等人成立民主党(1840年正式使用这一党称)。1834年国民共和党改称辉格党。但辉格党1852年大选失利,部分人士另建自由土壤党。1854年,这些人联合北方反对奴隶制的民主党人和辉格党人建立共和党。至此,民主、共和党相互对立,通过竞选轮流执政的政治格局得以确立,直至今天。
如果不就轮替执政而就政党数量而言,美国也是“多党制”国家。因为美国历史上一直存在第三党。譬如右翼方面,1948年前曾出现三个进步党。1848年、1968年民主党两次分裂,相继出现过州权党和独立党。1995年佩罗创立过改革党。左翼方面,1826年成立过反共济会,1840年成立过自由党,1887年成立了美国社会主义劳工党,1891年有过平民党,1901年成立了美国社会党,1921年成立了美国共产党,1938年托派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人党,1996年出现了绿党。详见张立平:《美国政党与选举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9—151、154—163页。 20世纪30年代还出现了异常活跃,因种族主义、法西斯主义、恐怖主义兼于一体而臭名昭著的“三K党”。
由于政治设计对小党不利,两大政党共同挤压,美国的第三党始终无法跻身政治主流。据统计,1840—1860年间10次选举,170位第三党候选人当选国会议员。1870—1900年间10次选举,第三党候选人当选国会议员的减少到137人。1946—1996年间半个世纪内的选举中,只有14位第三党人士进入国会。参见张立平:《美国政党与选举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8页。 可见,第三党无论性质如何,作出什么样努力,都不可能根本影响美国的社会生活和政治进程。也正因为如此,美国更多地还是被视为“两党制”国家。
(三)
英美两国“前车之鉴”对欧洲国家后来代议制民主和政党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些国家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相继产生许多具有不同社会基础、不同组织形式、不同价值取向、不同文化背景的政党和社会政治组织。有些国家政党如林,在多党制的路上走得很远,形成“极化多党制”。法兰西第三、第四共和国、德国魏玛共和国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意大利,因实行“极化多党制”,成为多党制不成功的典范。
法国在18世纪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政党政治就已经相当活跃。形形色色的政治派别和组织“你方唱罢我登场”,至今仍让人有眼花缭乱之感。其中名声远播的有雅各宾派(雅各宾俱乐部)、吉伦特派(吉伦特党)、山岳派(山岳党)、斐扬派(拉法耶特派)、岔激派(疯人派)、平等派(平等会)、正统派、新山岳党、秩序党、四季社等。在这些令人无法辨识的政党和社会政治组织中,已经不乏空想社会主义者和早期无产阶级密谋家的革命组织,如平等派、新旧四季社等。国际工人运动史上最早的政党之一、法国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法国工人党,就是在1879年诞生的。当然,此时距离法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雅各宾俱乐部成立已经整整100年。
法国大革命后政党政治实际上长期处于混乱状态。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政党数以万计,每次选举都有20—30个政党参与竞争。因政党太多,得票分散,任何政党都无法单独组阁,只能由几个得票相对较多的党联合执政,结果议会权力越来越大,政府能力越来越弱。1875—1940年间,法国政府更迭107次,政府平均寿命7个月。第四共和国时期,法国政治体制有所调整,但政党多如牛毛情况依旧。共和国存在18年,总共更换18位总理、26届内阁,其中最短命的政府只有2天。德国在魏玛共和国时期,政党同样过多过滥。1919—1928年9年间共出现15届政府,政府平均寿命不到7个月。参见王长江、姜跃等:《现代政党执政方式比较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8—59页。
经过19世纪资产阶级革命风暴的洗礼,特别是后来两次世界大战的涤荡,欧洲国家政党政治格局总体上趋于稳定。历史上曾经赫赫有名的政党,有些已退出历史舞台,被人们所遗忘,或者仅仅记录在历史文献中,如意大利的烧炭党及其后继者青年意大利党、墨索里尼的国家法西斯党。德国的进步党、中央党、德国人民党、德意志人民党、德意志民族人民党,希特勒领导的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纳粹党)等,亦属此列。
有些欧洲国家的老党生命力很强,至今仍活跃在本国代议制民主的大舞台上。这样的政党有:爱尔兰的新芬党、工党;比利时的基督教社会党、弗拉芒自由进步党、社会党;德国的社会民主党;法国的激进党、社会党;荷兰的社会民主党、中间党、民族联合党;挪威的保守党、自由党、工党;瑞典的社会民主工人党、温和联合党;瑞士的社会民主党、基督教民主党、自由党。此外还有葡萄牙社会党、西班牙工人社会党等。这些党的历史都已超过一个世纪。弗拉芒自由进步党的历史已经长达167年!这些百年以上老党如何与时俱进,永葆青春,哪些经验值得研究和借鉴,需要认真分析和思考。
总之,自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以来,除20世纪30—40年代一些国家遭受法西斯统治、60—70年代希腊发生军人政变外,以多党制为主要特征的政党政治,始终是欧洲国家最基本最普遍的社会政治现象。与美国不同,欧洲国家大都没有建立“两党制”,而是实行英国式的“两个半政党制”,或者是德国战后的“温和多党制”。后一种政党模式还更多一些,即在多党并存情况下,两个或几个主要政党轮流执政。有时则以选举中获胜的政党为主,联合盟党共同执政。其他小党拥有长期存在和发展的空间,但只能起“政治陪衬”作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