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我该如何看懂你?(2)

摘要:“大数据”是当下的一个时髦术语,是技术界用来解决世界上最难处理问题的全能办法,一般用来描述对海量信息进行分析,从而发现规律、收集感悟和预言复杂问题答案的艺术与科学。

文章举例指出,社交媒体是大数据分析的一个普遍的信息源,那里无疑有许多信息可以挖掘。我们被告知,推特网的数据显示人们在离家越远的时候越快乐,而且在周四晚上最为沮丧。但是存在许多理由对这些数据的含义提出质疑。就算我们想要踏入有关如何评估推特网用户情绪的方法论“雷区”之前,我们该先问一下这些情绪究竟是来自真人,还是来自自动化算法系统。

2

大数据“出卖”个人隐私防不胜防

美国《彭博商业周刊》6月17日—23日一期刊登题为《在大数据时代兼顾安全与自由》的文章提出,在大数据时代,每个人都在全世界数据库里有一个新的统计学上的自我。商家和企业盯上的正是这些自我。文章对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进行了讨论。

文章认为,关于在全球恐怖主义和大数据的时代如何兼顾安全与自由的问题早就该展开一场公开讨论了。众所周知,谷歌发端于判断出网络上一个页面与另一个页面连接起来的途径。“脸谱”有其彼此相连的人员和组织的“社交图”。A与B连接,并通过推断与B的朋友们也连接起来。这种能力实在太强大、太吸引人了,要想不把事物链接起来难之又难。

围绕近期曝光的“棱镜门”事件,文章指出,就我们的统计学自我而言,美国国家安全局和“脸谱”、谷歌、亚马逊等私人公司之间的区别在于政府能对它搜集的数据做些什么。国家安全局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越过你的统计学自我与真实的肉身自我之间的界限。

文章认为,民众暂时别无选择。给所有数据加密使之不那么容易被打探到是可以做到的,但非常麻烦。从民意调查结果来看,美国人根本不那么在乎这种隐私。只要没有人越过统计学自我与真实自我之间的界限,有什么好担忧的呢?有人会说,全面参与现代文化需要我们不断留下这些数据轨迹来打造这些另外的自我,而一切都必然会被编入美国国家安全局的索引。

大数据技术前景“既美好又可怕”

英国《金融时报》6月12日刊登题为《大数据须显示其不是像“老大哥”一样》文章认为,人们还不清楚大数据技术意味着什么。大数据时代才刚刚开始。它有许多值得我们惊叹的地方,但要爱上它,尚需时日。

文章说,大数据公司之所以非常强大,是因为它们能够将客户的个人信息与他们的行为特征结合起来,从他们购买了哪些商品,到他们身在何处。这可以生成一系列关于客户可能需求的“推测数据”。这引发的担忧之一是,拥有这类软件的大数据公司,将是很难打败的竞争对手。用户提供给它们的数据越多,它们就越能预测用户想要什么。计算机的“大脑”在使用中会越来越聪明。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