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因素致韩国青年就业难(2)

摘要:近年来,由于经济状况不佳,韩国青年就业成为一大社会难题。即使是有着高学历的求职者,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就业难催生“尼特族”

由于就业困难,有近六成的韩国大学生通过休学或推迟毕业的方式延长在校时间,完成学业需要5年甚至更长时间。还有不少韩国年轻人甚至选择放弃就业,国际劳工组织5月20日发布的统计数据表明,韩国每五个年轻人中就有一人是既没有工作,也不上学或接受职业教育的“尼特族”(NEET),这一数字几乎是日本的两倍。

60岁的崔大妈告诉记者,自己的儿子已经30多岁了,但是仍在就业准备中,为了养活儿子她不得不找一些家政清洁的工作以贴补家用。由于就业难和由此导致的对未来的预期不乐观,也使得韩国人的初次结婚年龄不断推后,根据韩国保健福祉部近期所做的调查,88%的男性和86%的女性认为推迟结婚的最大理由分别为“就业不稳定”和“结婚费用不足”。

专家们担忧,青年就业难已经成为引发一连串社会问题的重要诱因,如这种局面长期化,势必将会造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韩国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为了解决青年失业问题,韩国国会甚至于4月30日在争议声中通过《青年雇佣促进特别法》修正案,要求部分政府机构和国有企业从明年起连续三年每年招聘的30岁以下未就业青年人数应超过员工总数的3%,并计划将这一政策推广到私营企业。

三大因素加大青年就业难度

近年来韩国的青年失业率持续居高不下,据最新统计显示,韩国30岁以下人群失业率为8.4%,是各年龄段失业率平均值的两倍多。分析认为,经济状况不佳导致老龄劳动人口增加、劳动力市场供求错配、就业观念传统,均对青年就业造成负面影响。

经济状况恶化迫使更多老年人继续上班,以维持家庭基本开销。统计局官员认定,此消彼长触发两个年龄群体劳动力人数逆转。韩国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年底,60岁以上男性劳动力大约180万人,比上一年的169万增长6.3%;同一时期,20岁左右男性青年劳动力大约172万人,比上一年减少0.6%。统计还显示,韩国20岁左右劳动力2002年占全国人口16.9%,2012年降至13.6%,而老龄人口所占比例同期由11.9%升至16.5%。

2

(图片:经济不佳让韩国青年就业遭遇寒流。)

韩联社报道,这是韩国政府自1963年搜集这一数据以来,老年男性劳动力数量首次超过青壮年男性劳动力,而这一趋势伴随人口出生率降低和人口老龄化加剧。

一些就业专家认定,劳动力市场需求疲软同样影响韩国青壮年劳动力结构。越来越多年轻人回避劳动力市场,选择继续深造学业或“充电”。

韩国副总理兼企划财政部长官玄旿锡5月22日在接受韩国媒体采访时,将当前韩国青年失业问题的症结归结为结构性矛盾,一方面有近30万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一直处于就业准备状态,而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却有超过30万个空缺岗位需要依靠外国劳动力。

此外,韩国人的就业观念仍有待转变。据韩国全国经纪人联合会的调查,大企业、国有企业和公务员最受韩国大学生青睐,仅有10%的大学生愿意主动选择去中小企业工作。尤其是韩国国有企业因为待遇优厚、职业稳定而被称为“神的职业”。由于名额有限,往往会出现数十人甚至数百人竞争一个国有企业岗位的现象,对于普通学校出身的学生而言,可以说“比登天还难”。(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