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基本原则
为确保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健康开展,在活动中要着重把握以下主要原则:
坚持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现在,一些地方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紧张,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一些党员干部没有坚持马克思主义观点,在对人民群众的态度、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上出了问题,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变成谋取个人私利的工具,走到了人民群众的对立面。因此,要坚持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通过教育和健全制度,使全党同志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进一步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自觉性。通过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和道德品行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进一步增强公仆意识,时刻不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通过正面教育,领导干部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自觉践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原则。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要积极开展谈心活动。通过谈心指出问题,帮助剖析,促其认识。对由于看法不一致而产生了误解的干部,要通过谈心,交换意见,沟通思想,解释说明情况,消除误会,解开疙瘩,增进团结。要严于自我批评,为相互批评创造条件。从一些民主生活会的情况看,凡是自我批评姿态高,自我剖析不怕丑,不护短,诚心诚意,相互批评才能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从而达到既解决问题,又团结同志的目的。开展批评的关键在于一把手作好表率,带头开“第一炮”。同时,善于做好思想发动工作,引导班子成员开展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批评和自我批评。领导成员之间,既要有一针见血的批评,又要有肯定和沟通;既坦诚地指出问题,又中肯地分析原因;既严格要求,又实事求是,与人为善,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要发扬“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优良传统,无论是批评和自我批评,都要讲政治,不纠缠细枝末节;要客观准确,不文过饰非;要真正解决问题,不走过场。
坚持分类指导的原则。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军队等单位性质不同,存在的问题也不同;中央机关、地方政府由于层级不同,担负的责任不同,存在的问题既有共性的,也有个性的。所以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要坚持分类指导的原则,不搞“一刀切”。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各个层级、各个单位的具体情况区别对待,针对不同的对象提出不同的要求。在全面贯彻中央总体要求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层级的干部群体提出有针对性的要求。解决思想认识上的问题,要有针对性;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要有侧重点。各地要通过在实践载体、活动部署、联系点的安排、经验总结等方面区别不同情况提出相应要求,切实增强教育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分类指导,领导要带头,领导班子成员要按照分工抓好下级直属单位的教育实践活动,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更好地带动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投身教育实践活动,形成全党上下深入教育实践群众路线的热潮。
(作者系中央党校科研部研究室主任、教授、博士后)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