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品牌需自强
“洋奶粉”能够在中国大行其道,根本上讲是中国缺乏足够强大的奶粉品牌,本土企业在奶源布局、品牌形象经营方面无力与之抗衡。
反垄断执法目的终究在于让市场发挥作用,维护公平竞争环境,而不是保护落后产能。如果此次执法能够激发新一轮中外产业竞合,促使国内企业快速升级经营模式,重塑品牌形象,将有利于形成多元竞争局面,才能从根本上打破奶粉寡头的霸盘生意。
(图片:国产奶粉品牌当自强。)
实际上,进入2013年以来,政府治理奶粉行业的行动不断。一位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政府此次对奶粉企业做了“从内到外的治疗”。
上述业内人士称称,一方面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拟提升国内乳品行业集中度,重振国产品牌的消费信心;而另一方面,5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进出口乳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严格筛选进口奶粉入境。与此同时,政府通过对进口奶粉品牌进行反垄断调查,重塑两股力量的竞争格局。
不少专家认为,政府的一系列动作,是对国内乳品企业和奶源企业的利好,有利于中国乳品企业的发展。
有网民说,要根本扭转洋奶粉的价格垄断局面,仅靠反垄断调查远远不够。要想改变现状,除了国产奶企自身要争气以外,更需要过硬和严苛的监管能够跟上,挽回消费者日渐脆弱的信心。在严酷的市场竞争中,那些产品质量过硬的企业,终究会脱颖而出。
虽然大趋势利好,但上述业内人士还是担心此次对于对进口奶粉品牌反垄断调查会对国产奶粉企业产生不良后果。“反垄断调查对于今后奶粉企业的经销和定价将会产生一定影响。”一家大型乳制品企业的市场总监介绍说,任何企业在产品价格上都会规定一定的范围,以避免经销商之间的恶性竞争。此外,若此次纠偏成功,洋奶粉售价有望回落,国内品牌短期或将承受更大竞争压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