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金融市场运行与金融稳定
(一)金融市场运行情况
1.同业拆借交易萎缩,市场利率震荡上行
2012年,广西同业拆借业务交易总量持续萎缩,资金流向由融出转为融入,信用拆借累计成交60笔、金额73亿元,交易金额同比减少84亿元;净拆入资金7.8亿元,同比多融入资金146.6亿元。交易产品仍以7天为主。
2.票据市场规模扩大,不断满足短期调剂
2012年,广西商业银行累计签发票据2425.8亿元,同比多放1378.1亿元;企业贴现累计发生840.8亿元,同比增加92.9亿元;票据转贴现累计发生9230.2亿元,同比多增4896.1亿元。
3.债券市场活跃度降低,企业融资创历史新高
2012年,广西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回购交易量增速同比大幅回落188个百分点;现券交易金额同比减少15.71%;成员持券结构仍以非政策性债券为主,占全部债券持有余额的72.93%。2012年,广西企业累计发行债券437.9亿元,创历史新高。
4.外汇总量小幅上扬,结售汇呈全线逆差
2012年,广西银行全年结售汇总额171.04亿美元,同比增长14.06%。累计结售汇逆差21.30亿美元,其中,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逆差规模分别占总逆差的47%和53%。
5.黄金市场稳步发展,黄金业务交易活跃
2012年,广西共有11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办6类黄金交易业务品种,商业银行各类黄金业务累计成交37.48吨,同比增长23.3%;累计成交金额128.1亿元,同比增长20.8%。
(二)金融市场运行中应该关注的问题
1.村镇银行开展同业拆借业务困难重重
受自身机构限制,村镇银行存在较强的流动性管理需求,对同业拆借的需求不断增强。但目前村镇银行普遍存在内控制度不完善、无同业拆借交易专业人员和组织机构等问题,其实际开展同业拆借业务时政策障碍和自身限制并存。
2.人民币跨境结算对结售汇的替代效应加剧外汇资金波动
当前广西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主要基于边境贸易需求,发展较为不平衡,人民币跨境资金流入额远大于流出额,对结汇和售汇的替代规模也极不平衡,从而对结售汇差额波动产生影响。
四、金融基础设施与金融稳定
(一)支付清算体系统建设取得新进展
2012年,广西组织开展第二代支付系统联调测试、行内系统改造及接口规范等相关准备工作,继续推进银行卡安全管理和特色业务应用,深入推进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成功申请手机支付在农村地区的试点,成功辅助2家法人机构获得支付业务许可,建立支付机构备案和业务报告等监管办法。但广西支付清算体系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如人民银行在支付业务监管工作中缺乏有效的履职手段、机构的缺失使部分县域农村支付结算管理不到位等。
(二)信用体系建设日益完善
2012年,广西企业征信系统收录广西企业13万户,入库人民币贷款余额8077亿元,个人征信系统收录广西自然人信贷账户2487万户,信贷余额3955亿元;为7.7万户中小企业和362万农户建立信用档案,已评定326万户信用农户;创建信用县1个,信用乡镇41个,信用村693个。目前由于缺乏长效机制保障,非银行信息的更新和质量缺乏法律保障,存在法律诉讼和金融机构错判的可能性,对金融稳定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反洗钱工作实效性进一步增强
2012年,广西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合作,督促法人机构加强风险防范和内部管理,出台北部湾边境特色反洗钱现场巡查工作制度,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反洗钱宣传培训活动,广泛普及反洗钱知识。尽管广西反洗钱工作取得重要进展,但各种犯罪活动引发的洗钱风险依然存在。如边远地区群众对出借身份证件的洗钱风险认识不高,金融机构对军官证、港澳台通行证、外国护照等非居民身份证件的识别手段有限,犯罪分子利用他人或虚假证件开立账户仍有机可乘。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