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天健酒庄副总经理覃志邦说:“现在钦州保税港区进口的葡萄酒,40%以上都是来自于澳大利亚、智利和阿根廷等新世界,欧盟葡萄酒价格高,但属于奢侈品,只能支撑少数高端消费群,大量中低端消费群体还是喜欢饮用价廉物美的新世界葡萄酒。”
多元化经营规避风险
中国葡萄酒协会理事郭缪说:“作为葡萄酒商人,我们既支持国家的行动,也愿意通过自身的多元化渠道优势,拓展进口来源,规避可能存在的市场风险。”
已经获得出口产品地理标志的广西永福山葡萄酒酒庄经营者李标说:“从保持葡萄酒行业健康发展的角度来考虑,一方面要尽量实现进口葡萄酒的多元化,另一方面则要尽量扶持本土品牌,以满足日益发展的国内市场需要。”
中国西南地区酒类流通协会副秘书长吴衷说:“国内葡萄酒价格并未受到‘双反’调查的影响,这意味着国内市场的多元化,也意味着中国正在成为位居全球前列的葡萄酒消费市场,相比之下,消费市场对生产国的依赖程度,要远低于生产国对消费市场的依赖程度。”
广西天健酒庄总经理黄天健谈到自己的葡萄酒“渠道经”时说:“作为进口商很关注国家贸易政策的调整,人民币升值,国人购买力提升,葡萄酒原产国当然有理由提高价格,但消费国和经销商完全没有必要在一棵树上吊死,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渠道满足国内葡萄酒消费的需求。”
“话语权”仍待进一步提升
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法国都是传统的葡萄酒生产大国,这些葡萄酒也正是凭借着“原产地”“血统纯正”而价格节节攀升的。2006年以来,欧洲葡萄酒价格平均翻了一倍,高档如拉菲一类的葡萄酒,价格飙升了300%—1000%,如今的价格已经高达每瓶上万元。即便扣除关税因素,价格也比在欧洲本国购买上涨了200%—500%。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