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擦枪频繁交火难

摘要:今年以来,美国对华贸易保护主义呈升温之势,最近十余天来针对中国出口产品的贸易救济行动就多达6起。其中,反倾销和反补贴(“双反”)贸易救济调查仍然是美国针对中国出口产品采取的最主要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

今年年初,美国对中国光伏产业再次启动“双反”调查;2月21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部分钢材产品发起“双反”调查;另据外电近日的报道,世界贸易组织(WTO)判决美国就汽车贸易起诉中国“双反”税获胜……近期的一系列事件,凸显美国对华贸易保护主义再度升温,但分析人士认为,随着中美双边贸易大幅增长,摩擦增多在所难免,但贸易纠纷不至于升级为贸易战。

美国对华贸易频挥“双反大棒”

今年以来,美国对华贸易保护主义呈升温之势,最近十余天来针对中国出口产品的贸易救济行动就多达6起。其中,反倾销和反补贴(“双反”)贸易救济调查仍然是美国针对中国出口产品采取的最主要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

从今年年初至今,美国共新发起4宗涉华“双反”调查,并已对去年发起的4宗涉华“双反”调查作出肯定性初裁。其中,2014年1月23日,美国第二次对中国产光伏电池发起的“双反”调查,引发国内光伏产业强烈抗议。

此外,美国还针对中国出口产品作出6项“双反”关税和6项单独反倾销税“日落复审”的肯定性裁定。

1

(图片说明: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2014年1月6日作出日落复审裁定,继续对从中国进口的非公路用轮胎产品征收“双反”关税。)

所谓日落复审,是指征收产品“双反”关税五年期满进行的行政复审。根据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在“双反”关税实施五年后,美国必须取消该税令,但美国却频频延长涉华产品的反倾销税征收期限,存在滥用贸易救济措施之嫌。以淡水小龙虾尾肉为例,美国政府从1997年9月开始对从中国进口的该类产品征收91.5%至201.63%的反倾销税率,征收期限迄今已达约17年。

此外,今年以来美国还对中国手机和平板电脑、电子防盗产品、甲磺草胺产品发起3起知识产权“337”调查。作为通过专利和知识产权“门槛”设置的一项贸易壁垒,一旦涉案企业被裁定违反“337”条款,涉案产品将失去在美国市场的销售资格。

近年来,美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加大了敲打中国的力度。在高科技电子行业,华为、中兴等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大企业已频繁成为美国“337”调查的强制应诉企业。与此同时,美国政府频繁炒作“网络盗窃商业机密”议题,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对中国采取日益强硬的态度。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