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集 和谐旋律

第四十五集 和谐旋律

核心提示:清新简单,朗朗上口的曲调,和睦亲切的氛围还有这浓浓的亲情使这首名为《吉祥三宝》的蒙古族民歌,登上了2006年央视春晚的舞台,并成为了当年春晚上的亮点。歌者用淳朴的嗓音唱出了父母对儿女的疼爱、对家庭的眷恋,唱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和那份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传递出了“爱与和谐”这个当下人们深切关注的话题。

短片

清新简单,朗朗上口的曲调,和睦亲切的氛围还有这浓浓的亲情使这首名为《吉祥三宝》的蒙古族民歌,登上了2006年央视春晚的舞台,并成为了当年春晚上的亮点。

歌者用淳朴的嗓音唱出了父母对儿女的疼爱、对家庭的眷恋,唱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和那份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传递出了“爱与和谐”这个当下人们深切关注的话题。

【主持人】

也就是在这一年,中国进入了人均GDP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跨越的关键阶段,而从国际经验看,这个阶段既是发展黄金期,又是社会矛盾的凸显期。

针对这一特殊发展阶段,这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谐”被写入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目标中。

以人为本,构建一个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成为了中国新时期建设的主题。那么,中国将用怎样的实际行动来实现“和谐”这一中国古老的社会理想呢?它又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实实在在的变化呢?

(推出片名——第45集《和谐旋律》)

【短片】

伴随着当下中国改革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和实践,在不断深化。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时,明确提出“社会更加和谐”的发展要求。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实现五个"统筹"。而贯穿其中的重要思想,就是要努力实现整个社会各方面的和谐。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这一全新理念,将其正式列为中国共产党全面提高执政能力的五大能力之一。

2005年2月19日,为了集中研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问题,中央举行了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在研讨班上,胡锦涛全面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他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短片】

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党和政府紧紧围绕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在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社会管理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保障公平正义的制度建设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短片】

这是1968年12月5日的人民日报。在一版推介了湖北长阳县乐园公社的经验――《深受贫下中农欢迎的合作医疗制度》。由此,全国掀起了兴办农村合作医疗的高潮。然而,从80年代开始,由于农村体制的改变等原因,农村合作医疗大面积解体,农村成为我国医疗卫生最薄弱的环节。“得了阑尾炎,白种一年田;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这句民谣真实地反映了农民看不起病的状况。

然而,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从2003年开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在全国陆续展开。这年的11月20日,为了切实推进新农合建设,胡锦涛专门作出批示:新农合“是一件为民、便民、利民的大好事。望加强领导,完善试点,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改善服务,造福农民。”

2006年的10月,安徽省合肥市田埠村的农民领到了《医疗证》,河南省尉氏县南曹乡的农民开始接受常规化的免费体检,而江西南丰县莱溪乡的胡秀兰则领到了1万多元的医疗补助费。

这项“以人为本”的好政策,最大的特点就是政府承担主要筹资责任。而得到实惠的是广大农民。2003年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为30元,其中,各级政府补助标准为20元。到2012年,人均筹资标准已经达到290元,各级政府的补助标准提高到240元,全国参加新农合的人口达到8.12亿。从保障效果看,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医药费用补偿比例达到70%,农民住院实际报销比例超过50%。农民真正告别了“小病拖、大病扛”的历史。

【主持人】

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城镇居民基本医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主体的全民基本医保制度体系。全国参加三项基本医保的人数超过13亿,全民基本医保惠及95%以上的人口。

【短片】

2006年的春季,因为家里贫困而不得已离开课堂三年多的白云瑞又重新回到了校园。在此之前,这所位于宁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中和乡的小学,每年都有几十个孩子,因为家里贫困而无法走进校园。

此前,由于经济基础的薄弱,导致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整体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阻碍。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2005年12月24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在资金的总体安排上,“中央拿大头”。在免除学杂费和提高公用经费保障水平资金上,中央与地方的分担比例是,西部地区为8:2,中部地区为6:4,东部地区除直辖市外按照财力状况分省确定。多年来制约普及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瓶颈被打破了。

2006年,当西部地区5000多万名中小学生踏进校园时,他们发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被免了,和白云瑞一样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们免费得到了书本,寄宿制学校的学生还有了生活补贴。这项新的政策被人们称作“两免一补”。

【主持人】

一项好政策就是一片阳光。对于西部农村孩子来说,“两免一补”的阳光带来的是公平,是温暖,是幸福,更是改变命运的希望。到2007年春天,“两免一补”的惠民政策,从西部推广到中东部地区。这项政策实现了对全国40万所农村中小学的近1.5亿名学生的全覆盖。公共教育资源开始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逐步实现了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均等化。而像这样“以人为本”,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促进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的政策,还有很多。悄然之间,人们的生活发生着改变。

【短片】

从2007年开始,在一年一度央视“您最关注什么?”的调查中,收入差距过大问题一直都是位居榜首。事实表明,解决好收入分配问题,才能切实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

尽管目前收入差距的问题还未从根本上得以扭转,但是,一连串的好消息还是足以让人们感到振奋:到2012年,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创1985年以来新高,连续两年快于城镇居民;中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增幅高于东部地区;18个省份居民收入增速超过GDP增速。

这背后,是近年来党和政府为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做出的巨大努力。如将个税起征点提高到3500元,连续8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大幅提高国家扶贫标准和城乡低保补助标准等等。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