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增增减减 尚待清清白白

“三公”增增减减 尚待清清白白

2012年中央部门决算公开18日启幕。截至当天19时,已经有近70个中央部门公开了年度决算。预计全天将有90多个部门公开决算信息。

在各部委长达几十页的决算报告中,“三公经费”决算支出情况无疑最受关注。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背景下,去年哪些部委花钱最节约?哪些部委增加了支出,增支是否合理?未来如何更好推进“三公经费”公开回应百姓期待?

国税系统减支超7000万去年哪些部委最节约?

记者浏览中央部委网站发现,去年大多数中央部委主动压缩“三公经费”成为一大亮点。

这些部委中,省钱最多的当属体量大的国家税务总局,较之安排的“三公”预算数213289.77万元,国税系统实际只花了205836.7万元,比预算节省了7453.07万元的支出。

再如,农业部“三公经费”决算数比预算数减少6280.15万元,压缩比例超过26%;中国社科院决算支出1606.31万元,比预算压缩444.74万元,压缩比例也超过20%。还有中国残联,“三公经费”决算比预算压缩约13.7%,力度也较大。

北京大学财经法研究中心主任刘剑文说,从去年中央“八项规定”,到今年本届政府提出“三公经费”只减不增,进一步压缩“三公经费”已成大势所趋。打造廉洁简朴政府,从政府“过紧日子”开始。

不过,记者注意到,有不少网友认为,压缩支出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政府花出去的钱是否花到实处,是否有绩效。

对此,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白景明建议,中央部门决算应公布对政府预算绩效的说明,要把政府支出花得是否有效果列入决算报告,让百姓看到这些支出给社会带来了哪些效果。

国家发展改革委增支14.33%去年哪些部委花“冒了”?

虽然大多数部委去年压缩了“三公经费”支出,但仍有个别部委支出增加。

以国家发展改革委为例,去年该部门安排“三公经费”预算4327.74万元,但最终决算花了4948.00万元,增长14.33%。其中大头花在因公出国(境)方面,支出3699.42万元,增长23.11%。该部委解释说,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临时交办的任务。

还有保监会,去年“三公经费”支出决算2800.03万元,与年初预算2774.4万元相比,增加25.63万元。该部门解释说,主要是去年更新16辆公务车,车辆购置费比预算多花了50.84万元。不过,该部门也同时压缩了公车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

白景明说,“三公经费”是党政机关维持运转或完成相关工作任务所需的相关支出,是政府行政开支的一部分,合理原因的增加支出是可以的,但一定要向公众说明原因,并坚决制止无缘由地超规格超范围滥用财政资金。(新华网)

“三公”公开还可以更清楚

日前,国务院作出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明确要求2013年要进一步细化公开中央部门“三公经费”,“三公经费”预算决算总额和分项数额增长的中央部门,要细化说明增长的原因。同时,细化中央部门2014年预算编制,将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费细化公开为购置费和运行费。

“这传递出一个信号:我国的预算公开正在由粗到细、由浅入深加速推进。包括‘三公经费’在内的预算公开将作为一种制度,成为政府行政管理和财税改革的重要推手。”白景明表示。

白景明认为,目前,我国预决算公开的力度,仍与公众期待存在差距。比如,地方政府公开的力度还不够大,步伐也亟待加快。公开的内容不仅包括公共财政预决算,还应包括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本经营以及社会保险基金,所有政府性资金从征收到分配、使用的全过程都应公开。政府性基金用在什么地方、建设了哪些项目,国有资产收益如何,都应让公众详细了解。

公开得越具体,“账本”才能越透明。公开的形式要更加通俗,公开的内容也要更加具体实在。不但要让百姓看得懂“大账”,还要看得清“细账”,切实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多出的1000余辆公车从哪儿来

公务车使用是否合规、经费开支是否合理一直是公众关注的话题。根据2012年中央决算报告,在公车改革推动下,2012年车辆购置及运行费40.67亿元,比预算减少2.81亿元。

从目前已公布的情况看,各中央部门公开的“三公”决算无论从内容和详细程度上相比往年都有明显改善,但仍有一些看不清楚或说不明白的情况。

率先晒出决算情况的中国气象局2012年对达到报废条件的22辆公务用车予以报废处置并相应更新,更新购置支出286.07万元。其3277个预算单位公务用车保有量为4614辆。公车购置及运行费完成预算的98.65%,有少量削减。

然而,对比2011年气象局的决算情况却发现,同样是3277个预算单位,公务用车保有量却是3380辆。这无端多出的1000多辆车从何而来,是统计口径有变,还是其他原因,气象局并未在决算报告中作出说明。

对比气象局长达4页多、公车购置费及运行费细化到辆的决算情况,国土资源部的决算报告同样值得推敲。这份报告中关于三公经费的内容仅一页多,公车部分只公布了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用车保有量两个数字,是否有公车购置,平均公车运行费用等均未说明。

说不清的境外培训、调研、考察费

随着中国与世界交流的不断增加,公务出国已成为中央各部门开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因公出国(境)的经费开销,是不是花在了该花的地儿,百姓希望在公开的三公经费中找到答案。

根据决算报告,2012年中央单位因公出国(境)经费19.45亿元,减少2亿元。

从目前公布的各部门决算情况看,国家发展改革委2012年部门决算相对预算有较明显的超支。主要由于因公出国(境)费支出3699.42万元,增长23.11%,相比预算超支694万元。

对于超支原因,发展改革委解释主要因为落实国家临时交办的任务以及上年费用结转至2012年支付,并详列了具体出国任务。但各项出国项目具体花费了多少,总额400多万元的境外培训、调研等项目的具体支出情况依然不够细化。

商务部2012年因公出国(境)费4952.45万元,虽然比上年减少800多万元,但其中仅单列项贸易促进、境外培训及业务调研考察等支出就高达1367万多元,超过因公出国(境)费用总额的四分之一,却没有任何详细的说明解释。

说不清的境外培训、调研、考察费

随着中国与世界交流的不断增加,公务出国已成为中央各部门开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因公出国(境)的经费开销,是不是花在了该花的地儿,百姓希望在公开的三公经费中找到答案。

根据决算报告,2012年中央单位因公出国(境)经费19.45亿元,减少2亿元。

从目前公布的各部门决算情况看,国家发展改革委2012年部门决算相对预算有较明显的超支。主要由于因公出国(境)费支出3699.42万元,增长23.11%,相比预算超支694万元。

对于超支原因,发展改革委解释主要因为落实国家临时交办的任务以及上年费用结转至2012年支付,并详列了具体出国任务。但各项出国项目具体花费了多少,总额400多万元的境外培训、调研等项目的具体支出情况依然不够细化。

商务部2012年因公出国(境)费4952.45万元,虽然比上年减少800多万元,但其中仅单列项贸易促进、境外培训及业务调研考察等支出就高达1367万多元,超过因公出国(境)费用总额的四分之一,却没有任何详细的说明解释。

只见花多少,看不到花哪儿去的公务接待费

公款吃喝现象一直为社会所诟病。在中央有关厉行节约的要求下,中央部委是否在公务接待费用上有效遏制了“舌尖上的腐败”?

根据决算报告,2012年中央单位公务接待费14.13亿元,减少了0.78亿元。

虽然绝大部分已公布决算情况的中央部门2012年公务接待费都有所减少,但公务接待费究竟花在哪儿却很少清楚说明。

2012年,交通运输部公务接待费支出相较预算有超过10%的缩减。但其决算情况中对公务接待费支出结算情况却只有一句说明:“公务接待费支出939.37万元。主要用于对外开展合作交流和智力引进工作、与国内相关单位业务交流等发生的接待支出。”

以寥寥数语简单概括、只见开支总额不见支出方向的公务接待费说明在已公布决算情况的中央部门中不在少数。而有些部门统计口径的不明确更令人生疑。司法部2012年公务接待费112.84万元,却不包括多达115万元的外事接待费,而大多数中央部门公务接待费中均含外事接待费。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各级政府向社会公开“三公经费”,主动接受公众检验监督无疑是政府信息公开迈出的重要一步。但进一步实现细化,不仅让百姓看到花了多少,更要看懂钱是如何花的、花到了哪儿,使政府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的随意性得到有效监督和遏制,无疑是“三公经费”公开的目标,也是未来的方向。(综合人民日报、新华网相关报道)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