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朝鲜战争中美军“六个没想到”(2)

揭秘朝鲜战争中美军“六个没想到”(2)

骑兵第一师是华盛顿开国时组建的精锐部队。一百多年来,骑一师功勋卓著,从无败绩,享有‘开国元勋师’、‘常胜师’的美誉。”为了保持历史荣誉,至今仍延用以往的番号,士兵的臂章上始终保留着一个马头符号,这是他们荣耀的象征。

首歼美军骑一师第八团,在美国产生了巨大的震撼,在世界也引起了热议。

美国总统杜鲁门的女儿玛格丽特在《哈里·杜鲁门》一书中写道:“在朝鲜开始发生了惊人事件,第八骑兵团几乎溃不成军。”

美军陆军参谋长柯林斯在回忆录中谈到云山战斗时,感慨地写到:“作为乔治·巴顿将军的部属,霍巴特·盖伊怀着沉重的心情,咽下了一杯苦酒。”

三十九军战史有一段记录: “云山战斗中,美军运尸体的8辆‘道奇’大汽车被我们截住,车上每层10具尸体,头脚颠倒放置,一共装了5层,共计50具,8车共400具,每具都穿一套全新的白线衣裤。以此来推算,美军在我师正面上伤亡即在1200至1600人以上,而这个数字只是按其收容的数字计算的。实际情况还有许多死伤者被遗弃在战场上。因此,实际伤亡人数将大大超过1400人。因美军伤亡主要是被我轻武器所致,故伤的比例较大。”

日本陆上自卫队干部学校编著的《作战理论入门》,将云山战例编入该书,不得不承认三十九军与美军初次交战,战术运用得当,对孤立的美军集中了绝对优势的兵力进行包围,并积极勇敢地实施了夜战、白刃战,取得了圆满的胜利。

二是松骨峰争夺战。在第二次战役中,为切断美军逃跑的退路,志愿军第38军的两个师打阻击,使突围和北援之敌虽相隔不到一公里,却可望不可及。其中,第112师第335团第3连在抢占松骨峰一个高地后,连续打退敌人多次集团冲锋,最后只剩下6名轻伤的战士,仍顽强地坚守着阵地。打扫战场时,在几百具美军尸体中层叠着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战士,有的紧紧抓住敌人的机枪,有的手握手榴弹,弹体上沾满敌人的脑浆,有的牙齿和指甲嵌入到敌人的皮肉里,情景极为壮烈。作家魏巍以《谁是最可爱的人》详细报道了松骨峰战斗的感人事迹。从此,“最可爱的人”响彻神州大地。战役结束后,彭德怀亲自起草嘉奖令,并特意加上:“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38军万岁!”“万岁军”的美名由此传遍大江南北,“万岁军”更展现了一种压倒一切敌人的气势。

三是志愿军英雄辈出。志愿军第20军第58师第172团第3连连长杨根思,带领一个排坚守一个高地,连续打退了敌人的九次进攻,最后,仅剩下杨根思一个人,面对蜂拥而来的敌人,他毅然抱起一个炸药包,冲向敌群,同敌人同归于尽。

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当部队进攻受到敌人机枪火力压制时,他毫不犹豫地扑到碉堡的射击口,以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眼。

一级战斗英雄邱少云,在敌人的前沿潜伏时,被燃烧弹击中,为保证部队不被敌人发现,任凭烈火烧身而纹丝不动,忍受燃烧弹的燃烧,直到壮烈牺牲。

在近3年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涌现的英雄模范和功臣30多万人。他们惊天动地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说明在战场上士气和斗志是第一位的,而志愿军胜过美军的正是这种牺牲精神和斗志。据说,美军还专门找当年侵华日军的将领了解中国军队的战斗力,这些日本将领认为中国军队不堪一击。没有想到,一交手,美军才发现被误导了,才明白志愿军太厉害。一句话,就是志愿军视死如归、英勇善战又胜美军一筹。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