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朝鲜战争中美军“六个没想到”(3)

揭秘朝鲜战争中美军“六个没想到”(3)

第三个美军还有一个没想到就是志愿军的保障能力。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曾成功切断日军的运输线,在朝鲜战争这场无前后方之分的现代化立体战争,美军依仗其空中优势,企图切断扼杀志愿军的后勤供应线。美军发动了“空中绞杀战”,“窒息战”,每天出动几千架次飞机狂轰滥炸, 1951年1月到1952年2月,在美军实施“绞杀战”最疯狂的一年多时间里,敌机轰炸量增加了7倍,志愿军物资运输量却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两倍以上。奇迹般地在朝鲜战场上建立起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就连美军朝鲜战场最高司令范佛里特也感叹“共产党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顽强毅力,把物资送到前线,创造了惊人奇迹。”

美军的第四个没有想到,是没想到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克中将会在战争的当年踏上一条不归路。沃克是二战名将,与巴顿将军一起,欧洲战场打得德军丢盔卸甲,也是美军历史上亡于战场的最高级将领之一。关于沃克身亡原因的说法很多,美军也忌讳,但有一点是不容置疑,他是在志愿军发起第二次战役的攻击中车毁人亡的。据说,身亡前,杜鲁门总统已向国会提议授予沃克四星上将军衔。可惜他还没有来得及从总统手中接受这四颗星的军衔。沃克的身亡是一个偶然因素,但它说明了一个必然性,这就是骄兵必败。

美军的第五个没有想到,是没想到自美国独立战争以来第一次出现了成建制主动投降的美军整编连队。美军战史上自称有一个耻辱,就是朝鲜战争期间,一个美军的整编连在志愿军的政治瓦解下,集体投降。这支队伍就是美军第25步兵师第24团C连。24团是美军历史悠久的王牌部队,其历史可以追溯到美国南北战争时期。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该团就自称首先攻入北京。美军称,这是美国独立战争以来第一支向外国军队投降的美军整编连队。消息传出,举世震惊,美国防部立即宣布:解散步兵24团。一个整编连队的投降说明这支军队对这场战争的前途和意义已经失去了信心和热情,这就是败军的前奏。

美军的第六个没有想到,是没想到在朝鲜战场签署了历史上第一个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条约。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字。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在没有胜利的停战条约上签字的陆军司令官。事后,这位美军司令在回忆录中写道:我获得了一项不值得让人羡慕的荣誉,就是在美国历史上第一份没有胜利的停战条约上签字。克拉克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条约上签字,这就说明志愿军在血与火的较量中,终于以钢铁般的意志战胜了美军。

从美军的六个没有想到,我们进一步看到:抗美援朝战争改变了全世界特别是美国对新中国的认识。这个认识,就是组织起来的中国人民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陈毅外长也说过:志愿军的胜利告诉人们,假如世界上有一个美国不好惹,那么,也有一个中国同样不好惹!

此外,我这里还摘录美国陆军官方战史的总结,也让我们有了更明确的结论:

美国陆军官方战史写到:“从中国人在整个朝鲜战争期间所展示出来的强大攻势和防御能力中,美国及其盟国已经清楚地看出,共产党中国再也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那个软弱无能的国家了。”(沃尔特·G·赫姆斯:《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停战谈判的帐篷和战斗前线》)

正是基于朝鲜战场上对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深刻认识,战后几十年来,美国始终对于中国的警告不敢再掉以轻心。在越南战争期间,中国政府曾警告美国,不得越过北纬17度线侵犯越南民主共和国。对此,美国总统约翰逊说,他相信中国说的话,始终不敢派美国地面部队越过北纬17度线。这就是组织起来的中国人民的力量。

 美军最怕的是中国军队毛泽东化

记者:如您所说,抗美援朝战争彰显了组织起来的中国人民的强大力量,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人民捍卫祖国领土完整的决心,这是一种精神力量。那么,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抗美援朝战争精神。

肖裕声: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精神,可以有多种理解。在这里,我主要谈以下四点:

第一,领导集体的意志与决心,是民族复兴的大旗。中国共产党的决心与决策就是一面旗帜,凝聚起亿万人民的力量与意志,万众一心、同仇敌忾。在这场战争中,毛泽东支持儿子毛岸英入朝作战,甚至在毛岸英牺牲后较长时间忍痛不宣。正是有了这样的旗帜和表率,中国人民志愿军先后有290余万人入朝作战,前赴后继,英勇杀敌。

第二,以保家卫国为核心的革命英雄主义,是我们战胜强敌的原动力。大家熟悉的八个字“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让所有人都明白为什么要入朝作战,激发了志愿军官兵的牺牲精神与战斗意志。还有一个经典故事,更让我们看到志愿军如此英勇顽强的战斗力是如何形成的。

志愿军某部4连率先跨过鸭绿江,一路上看到无数流离失所的难民和炸成一片焦土的城乡,指导员在现场给全连上了“为什么要入朝作战”一课。随后结合战士们一路上看到的被残杀的朝鲜人民的尸体,指导员又进行了“敌人为什么要残杀朝鲜人民”的教育。通过血淋淋的事实和朝鲜人民的控诉,使大家认识到,这个仗应该打,只有抗美援朝,才能保卫祖国的安全与世界的和平;这个仗能够打,只要扬我之长,击敌之短,就能战胜敌军。志愿军官兵纷纷递交请战书,有的甚至破指宣誓。指导员麻扶摇写了一首出征诗:“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就是这个决心的宣誓,经作曲家周巍峙谱曲,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在军中迅速传唱,指战员受到极大鼓舞。

第三,人民战争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强敌的伟大力量。志愿军物资匮乏,装备落后,在作战中遇到了相当严重的困难。在风雪严寒中,志愿军将士缺医少药,供给不足,衣衫单薄,过着一把炒面一把雪的艰苦生活。

然而中国的民众动员起来了,国内掀起了伟大的抗美援朝运动,神州大地到处涌动着爱国的热潮,“要人有人,要钱有钱,要粮有粮”。踊跃报名,参军参战,到处出现了父母送儿子、妻子送丈夫出征的动人事迹。

从1951年6月到1952年5月,祖国人民捐献了39270亿元(旧币),可供购买3710架战斗机。

著名豫剧演员常香玉和她的剧团,以全部演出收入和自己的积蓄,捐献了一架战斗机。

人们节衣缩食,支援战争;各行各业加紧生产,一切为了前线,作战物资和武器装备源源不断运往朝鲜前线,保证了抗美援朝战争的需要。这再次证明了毛泽东同志揭示的颠扑不破的真理:“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第四,美军不怕中国军队现代化,怕的是中国军队毛泽东化。

美军西点军校学者在总结朝鲜战争的经验教训时,反复说了一句话:美军不怕中国军队现代化,怕的是中国军队毛泽东化。这是不争的事实。当时,朝鲜战局的变化震惊了全世界。各国记者纷纷撰文报道中国军队胜利的消息,他们在猜测中国军队是靠什么战胜了强大的“联合国军”? 这就是中国有了毛泽东思想的武装,这是我们看家本钱。 (方蕊娟)

(肖裕声,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副部长(副军级)、少将军衔。长期从事国家、军队高层咨询决策,担任中央党校、国防大学、国家行政学院等院校授课任务,发表和出版有较多的论及军事、政治、军战史的文章与著作。出版或参与撰写的论著有:《中国共产党军事史论》、《中国共产党军队政治工作七十年》、《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等。担任18集大型文献电视片《忠诚》总撰稿、总编导。)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