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末期,有两个国家由于条约上的一词之差,引起了一场战争。
事情发生在非洲的埃塞俄比亚。十九世纪后期,苏伊士运河通航了,作为红海沿岸的埃塞俄比亚,其战略地位日益重要起来。当时的英、法、意都想占为己有。1889年,埃塞俄比亚的麦纳利克掌权。意大利乘机予以援助,并与之签订了乌查里条约,表示友好。条约里写明一部分北方领土予意大利。但意大利仍不满足,于是在条约的措词上打下了埋伏。 条约的第十七条规定:“埃塞俄比亚万王之王陛下在其与其他列强或政府所发生的一切交涉中,可以借助意大利国王陛下的政府。”而条约还有一个意大利文本。而在意大利的文本中,“可以”被改作“必须”。这是一词之差。条约签字生效了,1890年,意大利通知各国,宣布埃塞俄比亚是意大利的保护国。因为,依照意文本“必须”词义的解释,埃塞俄比亚只能处于意大利的卵翼之下。 一个民族的自尊心就这样被污辱了。麦纳利克宣布废除了乌查里条约。战争爆发了。埃塞俄比亚人民,万众一心,痛击侵略者,迫使意大利于1896年重新签订了条约,承认了埃塞俄比亚的独立。
“可以”、“必须”这两个词,乍一看,好像区别不很大,实际上,略加分析,其含义是根本不同的:“可以”,这主动权在埃塞俄比亚手里,一旦有事请人帮忙,我可以请你意大利,也可以不请你,而请别的国家;而“必须”,就不同了,它表示“一定要”的意思,根本没有埃塞俄比亚的决定权。而毫无决定权的国家,不是保护国又是什么呢?可见,这换词的背后,是非常恶毒的。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