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发达国家贸易摩擦增多中国可采取“镜像策略”应对
鞠建东认为,“中国和发达国家的产品很不一样,前些年是非常互补,现在是竞争性越来越强。正是因为有了竞争性,由利益集团对中国发起的贸易制裁也越来越多。”
有专家介绍说,依照中国原有的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国主要从事中间品加工与最终品组装。这些生产活动对主要从事产品设计研发与市场营销的发达国家而言,更多的是互补关系,两者与其他国家一起组成了全球价值链。
而当中国试图突破原有的分工角色,进入价值链的其他部分时,不可避免的将冲击国际价值链原有的分工秩序。当发达国家的相关利益集团游说政府时,就容易引发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这一现象对于所有希望提升分工地位的发展中国家而言都现实地存在着。
鞠建东认为,在贸易摩擦不可避免时,“中国有必要使用‘镜像策略’应对发达国家挑起的贸易摩擦。积极合理地在贸易摩擦中进行反制,反而能够帮助中国实现与发达国家间的贸易合作”。
所谓“镜像策略”是指如果一国对于中国某行业,或者某企业进行贸易制裁,则我国即选取对方同一行业,或者相似企业进行相应的反制裁。“镜像策略”的基本原则是损失对等与被动发动原则:反制裁的力度应当与中国遭受的损失相当,当然,中国不会主动制造贸易摩擦。
“贸易摩擦本身并不是我们追求的,但是积极果断地反制能够成为贸易谈判的筹码,遏制发达国家挑起更多的贸易争端。”,鞠建东分析到。镜像策略的基本思想来源于演化博弈论中“以战止战(tit for tat)”策略,通过对不合作行为的惩罚,使合作成为博弈的均衡状态。
(作者 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孙时联 清华大学国际经济研究中心鞠建东、余心玎)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