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就医结算”漫游越快越好(2)

“异地就医结算”漫游越快越好(2)

核心提示:建立跨省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机制是一项改革,要着力推进,应完善机制,如:各个医院收费价格、检查费用进行统一核定。尤其是应提供更广泛的医疗就医范围让病患者挑选,不能只局限于公立医院、重点医院,其它非公立医院、非重点医院也可同时实行,让患者有充分的挑选余地。要严格约束开大处方弄虚作假者,对一些发漫游财的医院应进行严惩,对一些故意刁难阻碍医保漫游的部门应进行问责。不能靠自觉,应进行刚性的实施。

做好三方面工作 便利跨省就医即时结算

由于现行医疗保险制度属于“划地而治”,各地区制定的政策、标准都不太相同,基本上是“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因此,医疗保险实际变成了“地方粮票”,不能实现全国“通存通兑”,显然,国家出台这项公共政策,不仅能为异地就医患者带来实质上的政策性利好,也为医保改革向纵深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当然,跨省就医,要想真正实现方便、快捷在我国各地“通存通兑”,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解决现实很多利益博弈问题,方能把天堑变通途。笔者觉得,就目前而言,至少要做好三方面工作:

一方面,尽管目前已实现省级统筹,但各地区建立各自的、相互无法兼容的信息管理系统,无法适应全国统筹对信息管理系统的需要。所以,国家层面应在整合现有各省区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上,搭建统一的医疗保障信息平台,在此基础上,全国统筹由现行的属地管理转变为垂直管理,这样不仅有利于摆脱地方政府管理体制的影响,也有利于实现医疗跨省结算。

二是要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建立医疗养老保险准备金。现在医疗保险金不能流动最大的瓶颈是,各个统筹地区实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和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支自求平衡的财政体制,以及“只转移个人账户资金,不转移统筹基金(企业缴费部分或者缴费总额中的规定部分)”的政策规定,给异地就医即时结算的试点推广带来一定阻力。

因为全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缴纳标准差别过大,如果贸然推行跨省结算,势必让经济发达地区的医疗保费,直接流入落后地区。因此,笔者建议,国家要利用财政转移支付,建立医疗保险准备金,并设立一个平均医疗保险缴纳标准。在转移医疗保险金时,如果经济欠发达地转向发达地区,就可动用医疗保险准备金支取找齐,相反,高于平均标准的发达城市转向落后地区,其剩余资金可充实到医疗保险准备金里。

三是引入社会机构参与管理。目前在国内,只有北京等为数不多的地区推广异地就医社保一卡通业务。据了解,北京医疗机构每年为5000万人次的外地患者提供服务,据估算,“京医通”卡的实施,预计约有40%门诊患者将获益。鉴于目前跨省结算的管理手续多、统筹难度大等特点,可以尝试由商业保险来操作社保一卡通,由政府选定几家商业保险公司,然后通过公平竞争,确定代管单位,最后把社会保障账户划拨到保险公司。这不仅能节省政府的管理成本,减轻统筹压力,而且也摆脱各利益主体间的掣肘。如此一来,政府只剩下了两件事:一是每年定期向社保准备基金充实资金;二是搞好日常监管,为社保一卡通畅游神州大地,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与条件。(证券时报 吴睿鸫)

责任编辑:于川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