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为软实力 将启动科研改革(2)

俄罗斯为软实力 将启动科研改革(2)

大刀阔斧

6月27日,俄政府发布科研机构改革法律草案,俄科学教育部部长利瓦诺夫宣布了改革条例,次日改革法案提交俄国家杜马(议会下院)。7月1日,国家杜马审议法案。如此雷厉风行,在俄罗斯实属罕见。

俄总理梅德韦杰夫在政府会议上指出,俄罗斯科学家虽然在各领域取得了一些重大成就,但管理体制依然停留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无法适应当前俄罗斯科学发展的任务。改革是要打破基础科研的停滞状态。从俄罗斯政府发布的法案来看,这次改革可谓脱胎换骨。

一是合并机构,精简院所。首先是要撤销俄罗斯科学院、俄罗斯医学科学院和俄罗斯农业科学院,成立“社会—国家组织”俄罗斯科学院,实现三大科学院“一体化”。俄罗斯教育科学院、建筑科学院和美术科学院保留,但归相应的联邦职能部门管理。其次是科研所的存在与否取决于其工作效率。法案生效后3个月内,政府任命三大科学院的清算委员会,调查并考核所有科研所,一类所交给专署管理,二类所交给政府部委管理,三类所改组或撤销,有的科研所下放到高校。

二是科学独立,学术自主。国家不介入科学院的事务,科学研究具有独立性和自治性。

三是财务后勤与科研分家。财务和财产管理、后勤等公共事务从科学院剥离出来,交给政府新成立的财产管理署。

四是减少称号,增加津贴。取消通讯院士称号,仅保留院士称号,三年内暂停新院士遴选,有些院士可能失去院士称号;院士津贴标准提升到每月10万卢布。

平息风波

这次改革是对俄罗斯科学院动大手术,既涉及科研院所的设置和建制,也关系到上至院士、下至研究实习员的工作条件和经济利益。因此,改革伊始即在俄罗斯学术界尤其是科学院激起轩然大波。

以俄罗斯科学院新任院长福尔托夫为代表的一派持反对态度。他认为法案出台过于突然,事先没有征得科学院的同意,可能会影响科学院系统各科研所的工作。他还对新科学院的双重领导(科学院领导科研、财产署控制经济)体制持怀疑态度。约两千名科学家聚集在科学院总部前,呼吁取消这项改革,有人甚至抬着黑棺,寓意此举是葬送本国科学。科学院主席团通过决议,一致反对政府的改革方案,声称“俄罗斯科学院主张改革,但坚决反对以极端和颠覆的形式强加于人的改革”。福尔托夫于7月2日郑重致信俄总统普京,指出“法案旨在复制美国科研组织体制,意欲毁灭俄罗斯科学院,把俄罗斯从世界科学地图上抹掉”。

他们的对立面是出面公布改革方案的科学教育部部长利瓦诺夫。后者坚持认为,俄罗斯科学院的组织工作不合乎国际标准,效率低下,落后于时代,不利于学者卓有成效地工作。相当一批科学家对近二十年来本国科学的发展状况和俄罗斯科学院的作用表示担忧,赞同政府的改革方案。

普京总统7月初分别会商三大科学院院长,征询科学院前院长奥西波夫、莫斯科大学校长萨多夫尼奇和前总理普里马科夫院士等学界泰斗的意见。普京态度鲜明:科学院的改革不容拖延。但他根据学界意见,作出四点修正:科研所所长由直属于总统的教科委员会任命,而非新成立的联邦财产管理署;对科学院和科研所人员作“渐进更新”,以经验丰富的年轻学者接替退休院士;考察院士对科研发展的贡献,以确定其今后去向;委托现任院长福尔托夫清查科学院财产,建议他在过渡时期兼任今后直属联邦总理的财产管理署署长。

7月3日和5日,俄罗斯国家杜马以压倒多数票两读通过科学院改革法案。国家杜马主席纳雷什金指出,法案绝大多数争议问题已协商解决。福尔托夫对修正后的法案总体上表示满意,认为学者们的主要意见已被考虑,有些问题可在今秋三读时解决。7月5日,国家杜马本届会期结束,科院改革风波暂告平息。(作者: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