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坛的规则(2)

日本政坛的规则(2)

我们没有能够亲见6月23日投票日的情形,但最后的结果,与此行采访的日本政界和学界人士分析预测的情形并无出入,自民党大胜。127个席位中,自民党推选的59名议员全部当选,执政联盟的公明党赢得23席,两党议席总数占据过半数。安倍晋三内阁为自民党重新赢回的高人气,随着他刺激经济的各项举措,还在持续。“民众对安倍有很多期待,这半年日本经济呈现出的景气度上升,安倍的政策刺激与股价反映出的上升,在国民心中造成一种经济整体上升的印象。”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部教授吉野孝对我们分析说,“虽然日本经济的整体并未出现实质变化,但安倍让民众有了更多憧憬。”

2013年7月21日,日本第23届参议院大选开始。图为选民在东京一处投票站投票

参议院的悬念

对于已经执政半年的安倍晋三内阁来说,7月21日的参议院选举当然是更重要的风向标,因为参议院里执政党和在野党的势力消长,一直被视为“日本政权变迁的前奏”。日本参议院的议员定员是242名,其中146名从全国的47个选区中选举产生,余下96名则是由比例代表制度选举产生。参议院议员任期6年,但是每隔3年必须改选其中一半席位。

“二战”之后,在麦克阿瑟将军主导下,1946年日本的新宪法颁布并于次年生效,作为战败国的日本在这部新宪法框架下重建。按照新宪法的规定,日本采取的是内阁制,而不是总统制。国会是日本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和唯一立法机关,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两院组成。在制定新宪法的时候,美国最初的意见,是认为日本可以采取一院制,不需要像美国那样有一个参议院来代表各州的利益,但是日本则认为,既然有了一个众议院,才更需要有一个经由普选产生的参议院来发挥牵制作用。

在实际运行中,日本参议院的地位,却有些“不上不下”。在日本的政治运行中,参议院的最大功能只是决定首相人选和行使对法案的延搁权,但是与众议院意见不同的时候,又缺乏足够的抗衡实力。比如说首相人选,依照宪法规定,首相及内阁由国会选举产生,如果两院对首相人选发生争议,则由两院组成联合委员会,在30天内协调产生一个折中的人选,如果协调失败,则众议院的人选自动成为首相。在立法上,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案,可是为了避免因此造成的立法僵局,宪法同时又规定,众议院可以2/3的绝对多数,来贯彻自己的意志。这意味着,如果面对一个众议院议席超过2/3的强势大党,参议院的反对声就被湮没了。

但是,参议院政党议席的变化,在研究者看来,却是“日本政权变迁的前奏”。最著名的例子是1989年的参议院选举,自民党首次失去了对参议院的控制权,4年后,1993年,多党联合执政的细川内阁获得政权,自民党在“二战”后首次失去政权,一党执政的“55年体制”宣告终结。2004年的参议院选举,自民党同样受到打击,刚成立6年的民主党的议席突然猛增,5年后,鸠山由纪夫带领的民主党在大选中击败自民党,获得政权。对2012年底重新当选首相的安倍晋三来说,今年7月的参议院大选除了政党的人气测试,还有更重要的意义。目前参议院仍然控制在民主党手中,这就形成了执政党和在野党分别控制众议院和参议院的“扭曲国会”状态,安倍内阁要巩固自己的政权,必须扭转这种局面,不然在未来的立法中,总是要准备众议院2/3以上的赞同票,显然是隐患。

东京都议会选举结果呈现出的席位对比,对于安倍内阁来说是个好消息。民主党持续了去年国会大选中的颓势,仅获得15席,沦落到第四位。这也印证了吉野孝教授的分析,“民主党政权在4年的执政中,对民众的诸多承诺都没有做到,让大家彻底失望了”。有意思的是,在后来采访日本资深政客小泽一郎的时候,他的结论也是相似的。

在历史问题中总是触碰其他国家底限的日本维新会,也并没有因为代表人物桥下彻突兀言论引发的轩然大波而获益,他们推举了34名候选人参选,只有两人当选,相比之前甚至还少了一个席位。爆出冷门的只有日本共产党,他们在东京都议会中的席位从8个增长到17个,已经超过了民主党。日本共产党对于安倍内阁的多项政策,持鲜明的反对态度,他们反对安倍财政政策、反对重新起用核电站、反对修改宪法的竞选政策。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