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考核应避免“测不准”

生态考核应避免“测不准”

党的十八大报告鲜明提出,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可以预计,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将在全国迅速展开。考核制度是转变观念重要的指挥棒。指挥棒对了,生态文明的整体推进就有了动力。因此,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应避免“测不准”。

1

“测不准原理”由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提出:一个微观粒子的两个相关物理量,不可能同时具有确定的数值,其中一个量的确定性越大,另一个量的不确定程度也就越大。如果说,量子物理学里的“测不准”是微观粒子运动的基本属性决定的,那么社会经济考核中的“测不准”则大多是人的习惯性或主观性所导致的。比如考核目标和考核结果对于被考核者或考核对象“至关重要”,结果为了追求结果而忽视确定性,最终使得评价结论“偏离”初衷。

中国当今并不缺乏有关环境的考核评估,全国也在推行一系列创建、评比活动。它们在推动环保等相关领域工作方面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存在只为“拿牌子”、走过场、形式重于效果等问题。比如2007年太湖蓝绿藻污染事件发生时,太湖流域的城市有许多是环保模范城。

在“环保、绿色、生态、低碳”等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共识的今天,依然发生几乎覆盖全国1/3领土面积的雾霾、土壤和水体的重金属污染。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各类考核普遍具有依靠“自上而下行政力层层下达指标和分解任务”以及“划线打分”的一刀切做法。比如前些年也出现了所谓“绿色GDP考核”和“环境政绩考核”。在政绩考核下,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没有完善不了的数据。而且往往表面越严格的考核,其扭曲的可能性和扭曲的程度往往也越高。

笔者认为,生态遵从的是自然规律,具有自己的周期,这一周期要比政府和领导干部的行政周期长得多。另外,文明产生于民间,生态文明建设主体应在基层。因此要避免“测不准”,未来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应注重以下4个方面:

首先,生态文明建设及其考核要同等重视“顶层设计”与“基层参与”。除了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动力和引导力之外,来自民间基层、自下而上的需求与驱动力,才是建设生态文明不竭、长久的动力之源。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