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网络诚信意识:社会网络诚信的防火墙(2)

青年网络诚信意识:社会网络诚信的防火墙(2)

完善网络诚信法规。由于网络发展速度相当快,网络实践对现存的法律法规提出了新的挑战,比如知情权与隐私权、政务公开与党政机密、社会监督与造谣诽谤、言论自由与人身攻击等,都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一些青年不能明白网络参与的界限,多以沉默来应对。这不仅无助于提高他们的网络诚信,反而无形之中降低了他们对网络生活的安全感,他们在网络中产生的疑惑没有得到正面解答,他们对网络信息和网络评论的误解、曲解就会加深。长此以往,既不利于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也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建立网络诚信档案。培育当代青年的网络诚信,需要通过适当的外在约束,促使其养成内在的行为习惯。积极探索网络诚信档案的构建机制,既要使这些档案成为个人在就业、信贷方面可供相关单位查询的资料,以形成对网络失信行为实施者的心理震慑,同时也要设置消除不良记录档案的时间和条件,以便行为当事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对过往档案清零,给人以改过自新的机会。

倡导网络媒体自律。传媒机构要带头遵守网络诚信,坚决杜绝虚假信息及庸俗、低俗、媚俗信息的传播,不断提高网络文化服务整体水平。社会舆论要大兴弘扬诚实、守信意识,新闻媒介应加强对优秀网络诚信人物和事迹的宣传,激发正确的诚信意识和道德观念,为网络诚信体系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诚信环境。

加强政府引导与监管。加强政府引导,就是要通过网络建设提升政府的公信力,以政府的网络公信力来影响当代青年的网络诚信意识。政府通过官方网站、官方微博传递的信息一定要做到及时准确,树立政府信息发布的权威性,不能前后矛盾。网民在网络上反映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解答与回复。政府引导网民理性分析问题、平等交流问题,消除网络的狂躁与戾气,形成良性互动格局。同时,政府通过取缔非法网站,及时劝阻网络失信行为,加大对网络欺诈等行为的打击和惩罚力度,打造安全洁净的网络环境,使网民对网络心生敬畏,不愿、不忍、不能破坏网络的和谐。

作者:重庆工商大学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