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变革视角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时代变革视角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顺应时代潮流而产生的,并在时代变革中发展、成熟起来的。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然要接受时代变革的进一步考验。我们只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置于整个时代背景下去认识和把握,方能充分理解其科学性、时代感和历史必然性。

一、时代变革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兴起

社会主义革命既是世界的,也是民族的。任何民族的无产阶级革命都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们一起构成了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合唱”;然而,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又是以单个民族国家的具体的革命运动为基本形式的,每个民族国家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的胜利,就意味着向世界社会主义最终胜利迈进一步。说到底,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既是中国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时代发展变化和社会主义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发展的结果。

20世纪初是世界体系内各种矛盾异常尖锐的时代。资本主义世界内部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各国政府代表本国垄断集团,为获取最大限度的垄断利益,积极推行对外扩张和侵略政策,在世界各地以武力争夺殖民地。经过第二次科技革命后,德、日、美等新兴帝国主义国家实力急剧膨胀,要求重新瓜分世界殖民地,以改变世界政治格局。新兴帝国主义国家与老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急剧尖锐起来。各帝国主义国家内部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导致国内阶级矛盾尖锐,政局不稳,为了摆脱经济危机和缓和国内阶级矛盾,各国纷纷扩军备战。此外,帝国主义国家对殖民地的剥削和压榨,也激起了殖民地人民激烈的反抗斗争,加剧了帝国主义与殖民地之间的矛盾。各种矛盾激化到不可调和的地步,以至各方势力不得不采用最为激进的方式——战争来解决争端。由此,一战爆发,拉开了时代变革的帷幕。随着战争的推进,各种矛盾继续激化给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历史契机。列宁领导的俄国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的薄弱链条中打开了缺口,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时代发生重大变革,战争与革命成为时代主题。

国际形势的重大变革,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18年,一战以德国的投降宣告结束。1919年上半年,一战的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讨论战后世界秩序问题。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原本希望洗刷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耻辱,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然而,在和会上积贫积弱的中国仍然成为列强宰割的对象,战胜国决定将战败的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交给日本。残酷的现实惊醒国人,先进的中国人意识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要救国必须寻找新的出路。与此同时,国内形势也发生重大变革。在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短暂但迅速的发展,中国工人阶级的人数不断增加。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产业工人已约达200万。这个阶级的人数虽然不多,但它同先进的经济形式相联系,是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并且,由于它深受帝国主义、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三重压迫,因而具有更强烈的改变现状的要求,在革命斗争中比任何别的阶级都要坚决和彻底。这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社会基础。十月革命的胜利给灾难深重的中国带来了新的希望,使正处在苦闷和黑暗中的中国人民看到新的出路和光明前景,给中国先进分子正在苦思焦虑地探索着的种种问题提供了合理的解答,更给予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苦斗的仁人志士以新的革命方法的启示。“向俄国学习”成为这一时期的响亮口号。“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中国的工人运动蓬勃发展,由此催生了中国共产党。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的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它是坚决地反对帝国主义即国际资本主义的。……中国现时的革命阶段,是为了终结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之间的一个过渡的阶段,是一个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过程。这个过程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才发生的,在中国则是从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开始的”[1]。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