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党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紧要(3)

讲党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紧要(3)

党性的灵魂是为民。人民群众是党的生命之根、力量之源,党性贯通着人民的血脉,植根于人民的土壤。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是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法宝。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一些党员、干部的精神懈怠了,“为什么人”的意识逐渐淡化,官僚主义习气不断滋长,与群众的距离越来越远。脱离群众是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党性不纯的最突出表现。密切党群血肉联系,必须牢牢把握为民这个党性之魂,强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立场,牢记“水亦载舟,水亦覆舟”的历史箴言,信守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政治忠诚。只有坚持宗旨讲党性,才能内化对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以“衣食父母”、“养育之恩”的浓厚之情,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才能把为民的理念转化为工作作风,以感恩之心回报人民,以赤子之情服务群众,以亲民之行彰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党性的要义是务实。“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求真务实是一种实事求是、务求实效的思想作风,是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形式主义是党性的大敌,与求真务实根本对立。一些干部热衷于好大喜功的形象工程,醉心于“标签”式的改革创新、典型的“盆景”式培育,习惯于空洞的政治口号和哗众取宠的政治作秀。形式主义严重贻害党和人民事业。克服形式主义弊端,必须紧紧抓住务实这个党性要义,以科学严谨的态度求客观规律之真,以真抓实干的作风务改革创新之实,不要总想着如何提拔升迁,而是多想想怎样勤恳扎实做事。只有求真务实讲党性,才能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敢于担当的勇气、埋头苦干的干劲,积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才能以务求实效的工作态度,开拓进取促改革、凝心聚力求发展,在本职岗位上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

党性的本色是清廉。“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艰苦奋斗、为政清廉是一种高尚的政治品质和道德境界,是共产党人必须始终保持的政治本色。然而,在一些党员、干部身上,这个政治本色已经丢得差不多了,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愈演愈烈,消极腐败问题正在严重侵蚀党的肌体,严重危害党的形象。物必自腐而后虫生,私欲是自腐的内因。增强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必须保持清廉这个党性本色,常养廉洁之气,常存慎独之心,常守自律之念,以清白做人、清廉做事的浩然正气涵养品行,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审慎态度对待权力。只有廉洁自律讲党性,才能立身不忘做人之本,正确对待名利得失,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才能为政不移公仆之心,正确看待权力地位,严守道德底线,不为权欲所累,不为私欲所困,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清廉形象。

  领导干部要带头讲党性

■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陈浙闽

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骨干,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点,尤其要发挥示范作用,带头讲党性。领导干部能不能带头讲党性,直接关系到党的优良作风的养成和弘扬,关系到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也关系到我们党能不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风险和考验,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领导干部带头讲党性,就要带头加强思想理论武装,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缺钙”,得了“软骨病”,导致信仰迷茫、精神迷失。思想理论上的清醒是理想信念坚定的基础。领导干部要坚持把理论武装摆在首位,进一步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要深入学习党史国史,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坚定政治立场,明辨大是大非。要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自觉按照党的组织原则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办事,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