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是如何实现居者有其屋的

新加坡是如何实现居者有其屋的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在新加坡建屋发展局一楼大堂,高悬着杜甫名诗的上述书法。新加坡建屋发展局售屋处处长罗瑞兴称,这是新加坡政府建国以来一直在践行的政府工程,今天,约90%的新加坡人居住在由政府建设的组合房屋中,其中91%的是自有产权。

1

新加坡成功的公共住屋计划引发众多国家政府的关注、借鉴。8月4日至10日,应新加坡通讯及新闻部的邀请,南方日报记者随“第七届中国新闻工作者采访团”访问了新加坡,探访了新加坡“居者有其屋”的实施。

110平方米售38万新元

走进新加坡建屋发展局公共服务大厅,里面沙盘林立,人声沸腾。拖家带口的华人、马来人、印度人来来往往在建屋局样板间看房。记者顿感走入一家即将开盘的楼盘。

前来办理购房手续的许先生告诉南方日报记者,他中签了一套90平方米的四房式组屋,售价30万新元。

所谓组屋,全称为组合房屋,类似于中国的经济适用房。由于新加坡建屋发展局不以赢利为目的,因此组屋的价格并不与市场挂钩,而由建屋发展局来决定。

许先生介绍,组屋分四种套型。二房式45平方米,平均售价11.2万元;三房式65平方米,平均售价19.3万元;四房式90平方米,平均售价30.1万元;五房式110平方米售价为38.1万元。这个标准面积,是指室内使用面积。当选定套型后,就可以现场指定建筑和装修装饰材料。

不过,直接向建屋局购买组屋被限制了很多的条款。许先生举例:要求年龄至少21岁的新加坡公民,每月家庭总收入不超过一万元,不得拥有任何私人住用产业,等等;如果在公开市场购买组屋,允许拥有私人产业者可申请,但必须在正式拥有组屋六个月之内把私人产业脱售。

许先生在新加坡一家通讯公司供职,月薪4000多新元。他笑称,完全没有“房奴”的感觉。这套组屋按政府的定价是30多万新元,按照新加坡政策支付10%的首付款,首付还不到4万新元,只是一年的薪水而已,每个月还款800多新元的贷款,用公积金还就够了。

建屋发展局售屋处处长罗瑞兴介绍,在住房建设与分配上,新加坡并不是完全通过市场调节来实现的。中低收入者的住宅统一由建屋发展局负责统一建设和分配,其中,低收入者可以享受廉租屋待遇,中等收入者可以享受廉价屋待遇,中高档收入者可以享受入住公寓待遇。高收入者的住房,则由私人投资商建设,并通过房地产经纪人在市场购买或租用。

“50年间,建屋发展局建造了94万多间组屋,80%的人口居住在组屋中,其中95%拥有自己的组屋,是全球唯一近乎达到百分之百拥屋率的国家,真正实现了‘居者有其房’的政策目标。”罗瑞兴如是说。

罗瑞兴举例,对于无力购房的总收入介于800-2000新币的新加坡公民,则可以以低廉的价格租赁“组屋”。比如,家庭收入在800新币以下的申请一室一厅,每月的房租最低仅为26-33新元之间,约合人民币140元左右。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