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伟:以科学的政绩考评体系推动作风根本转变(3)

李俊伟:以科学的政绩考评体系推动作风根本转变(3)

形成有利于评价干部政绩的制度机制

作风是干部素质和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于干部素质与能力的表现优劣应当坚持以制度评价,这样才能做到更大的公平和公正。同时制约和惩治种种不良风气,也要以制度为依据。因为,制度是硬约束,能够合理规定相关工作部门的边界和合作原则,即制度不仅规定了人们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行为边界,同时也暗含了相关部门的权力边界。

建立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就是遵循党的十八大所提出的 “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总要求,从宏观和顶层上搭建起一个不容突破的“笼子”。作风建设要取得长效,就应当避免那种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停留在口头上、实践不在行动上的老路,真正做到用制度管人、管钱、管事。为此,作风建设不能停留于说教和详细列题目,而应明确处罚标准和处理细则。不合法和出轨行为必须受到处罚、付出代价,这样的处罚不仅是对个体行为的纠偏,也是对组织群体的警示和提醒。在此基础上,领导干部要把制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既要在行为示范上做出样子,也要在制度建设上甩开膀子。这就是习近平同志援引汉代荀悦 《申鉴》中所言,“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不善禁者,先禁人而后身”。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需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而作风建设和干部政绩评价也要走出自我循环的“自转”模式,走向群众参与群众评价的“公转”模式。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在新的社会环境下继续优化、固化和强化血肉联系的一种努力。在资讯发达、社会群体分化、思想文化多元、表达诉求渠道多样的当下,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表现出无限多样的复杂性。因此,坚持群众路线需要与时俱进、需要因时制宜、需要创新发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预期成效,既要坚持从上到下形成浓厚学习氛围,也要坚持从下至上的群众对干部的教育;既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从党内加强纪律约束,也要坚持开门整风、接受社会群众的评议和监督;既要坚持干部自我管理、自我净化的软办法,也要坚持用制度管人、靠程序办事的硬约束;既要把重点放在高级领导干部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上,也要在党内形成基本共识,还要注重营造社会氛围、带动社会风气转变,让社会监督干部、群众公议政绩。作风建设可以创新的方法多种多样,重要的是,要改变党内建设、干部自我评价的“自转”行为,鼓励、引导群众参与管理和监督干部政绩,使得群众参与群众评价的“公转”成为可能。领导干部应当对此有足够的容纳力和敬畏心,我们必须牢记毛泽东同志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的告诫,“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作者系中央党校教授、博导)

责任编辑:徐晶晶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