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开门纳谏”还要听得进“丑话”

山东:“开门纳谏”还要听得进“丑话”

为充分倾听广大群众的心声,征询他们对济南市治理交通拥堵工作及规划工作的意见建议,8月15日,济南市规划局围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立了公众代表委员会,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以进一步提升省会城市规划工作水平。

成立公众代表委员会、广纳群众意见、查找并解决规划局在“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济南市规划局的这种做法虽十分值得肯定,但实施起来却需要相当大的勇气。因为征求市民建言,相当于自揭疮疤,说不定就“搜罗”来了群众的“丑话”,相关部门需要有能承受住市民严厉问询,甚至是“恶语相加”的度量。如果公众代表“泼冷水”,能不能招架住?

政府开门决策,坚持的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思想。但如何甘于放下身段、海纳各种声音、有效汇集民智,是各级政府部门必须面对的主要课题。换句话说,这既是密切联系群众的有效方式,也是政府部门转变自身职能的有效契机。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实语境下,并不是所有的部门在开门纳谏初始,都能够做到有容纳群众意见的雅量,并温和善意地对待公众每一条建议。

只有做到听得进“丑话”,虚心接受“丑话”,并从“丑话”里发现政策之不足、决策之风险、制度之漏洞,从而科学施政、理性施政,成立“公众代表委”才不会沦为一个形式,成为遭人诟病的作秀。良药苦口,见微知著———“丑话”这剂药,一定得“吃”,而且要真“吃”、常“吃”、“吃”好。

当然,除了“开门请”,还要“敞门听”,惟其如此,方能接地气、听真话、看实情,“公众代表委”才能实至名归,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也才能成效明显。笔者期盼类似的“开门纳谏”活动多一些,而且希望有更多的部门参与进来,让市民参与公共事务决策的权利更大一些,让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更高一些,唯如此,新出台的政策法规才会更接地气一些。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