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群众路线必须深入基层接地气

践行群众路线必须深入基层接地气

基层是群众生活的场所,是群众活动的阵地,是群众工作的空间;基层同时也是广大党员干部锻造党性的熔炉、提升能力的课堂、施展才华的舞台。新时期,面对新任务、新问题、新情况,贵州广大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路线、实现科学发展,必须深入基层接地气,把眼睛向下看、把工作重心往下移、把处世态度向下放,广泛接触群众,普遍联系群众,深入了解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与群众出谋划策,最大程度地了解基层的真实情况,掌握群众所思、所想、所盼,解决群众所急、所需、所求,真正做到贴近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不断从人民群众身上汲取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实现跨越、实现“中国梦”的巨大正能量。

深入基层接地气是一种工作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科学的理念有利于各项工作的开展,有利于远大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工作作风的转变。深入基层接地气首先要培养一种热爱学习、拜人民群众为师的理念。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人类文明和智慧的创造者。在创造历史、创造文明的过程中,人民群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无疑值得广大党员干部去认真学习、去深入思考、去仔细研究、去多方探讨。善于学习是我们党的成功之道,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与纯洁性的重要法宝,更是我们党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宝贵经验。当前,贵州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广开进贤之路,大开方便之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耐心听取群众呼声,真诚拜人民群众为师,努力学习人民群众先进的生产、工作、管理和生活方面的经验,并以之作为干事创业的基础、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条件、作为践行群众路线的途径。其次要继续弘扬团结群众、依靠群众的优良作风。党是群众的队伍,是群众的先锋力量,党行使的权力来源于群众,党执政的基础来源于群众,因此,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时刻把人民群众视为最能依靠、最可团结的对象,肩上扛着群众,心里想着群众,把为人民群众服务作为一种责任,把为人民谋取幸福当作一种使命,养成遇到困难先从群众中咨询解决办法、碰到问题先从群众中寻求破解之道的习惯。再次要实行角色转换,由“管理者”向“服务者”转换。要始终把群众当作老师、当作社会的主人公,把自己当作服务者,当作人民群众的公仆。以人民的意志为意志,以人民的理念为理念,人民不乐意的事情不干,人民不高兴的事情不办,人民不赞同的事情不做。步步为营、一步一个脚印,与人民群众步调一致,与人民群众心连心。钟鼓乐之,琴瑟和鸣,共同创建和谐社会,共同打造美丽贵州。

责任编辑:徐晶晶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