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曰不送礼
“二曰不送礼”,主要是针对党内“慷公家之慨”的送礼行为。彭德怀作为党和国家高级领导人,就极端讨厌“慷公家之慨”的请客送礼,对那种连吃带拿的腐朽作风更是深恶痛绝。他曾批评那些爱请客送礼的人说:“什么你请客?人民请客,国家请客!这种风气要不得!”
毛泽东将“不送礼”作为一条规矩,主要就是担心公款性质的“礼尚往来”会助长攀比之风、享乐之风、奢靡之风,会让我们的一些领导干部脱离群众,甚至腐化堕落。应该说,毛泽东的警觉和担心是很有道理的,也是很有远见的。
当下,礼尚往来被庸俗化了,礼品本身堂而皇之地成了“主角”,无礼品即无礼节,无礼品即无礼仪。礼品的种类也是“与时俱进”,从传统的家电、烟酒到房产、会员卡,送礼之风愈演愈烈,严重助长了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和权钱交易。因此,保持党内的一片净土至关重要,就像毛泽东所说,“至少党内不要送”,这是送礼的底线要求。
三曰少敬酒
毛泽东是一贯反对喝酒的,他经常对身边的人说,“喝酒会误事,不能喝的人最好不要喝,能喝的最好少喝”。但是,“无酒不成席”是中国的传统习俗,大多数人都难逃酒的“压迫”,连毛泽东也不例外。
1930年毛泽东在江西偶遇三弟毛泽覃,毛泽覃提出共饮一杯酒,毛泽东却道:“喝酒误事,请你自便。”
1949年米高扬来到西柏坡,曾经提出要与毛泽东比酒量,毛泽东以辣椒反击,提议每喝一杯酒吃一个红辣椒,米高扬招架不住,最终毛泽东只喝了两杯白酒了事。“欲饮自便、不饮莫劝”,这是毛泽东喜欢的饮酒方式。
毛泽东反对饮酒,除了自身确实不能喝酒也不喜欢喝酒之外,更主要是反对胡吃海喝、铺张浪费,甚至借摆酒席大肆敛财的腐败行为。饮酒伤身事小,对社会风气的败坏事大。某地流传一句这样的顺口溜,曰:“抽烟不管事儿,喝酒管一阵儿,要想办成事儿,一阵儿接一阵儿。”只有持续不断地进行酒肉攻势,才能把事情办成,这是对社会风气的败坏,是对党和政府形象的败坏。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