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共同价值社会化路径的启示

新加坡共同价值社会化路径的启示

3970232_084137127002_2_副本

原标题:新加坡共同价值社会化路径及对我国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启示

内容摘要:民众对国家的认同是国家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核心价值观则是民众对国家认同的关键。新加坡共同价值观的成功传播得益于六条切实可行的社会化路径,这对我国十八大提出的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与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关 键 词:新加坡共同价值观;社会化;核心价值观;启示

作者简介:杜晓燕(1979-),女,陕西礼泉人,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廉政建设;宋希斌 (1979-),男,山西太谷人,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政治制度。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国家公务人员廉政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2CZZ023)的阶段性成果。

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布莱克提出:“现代社会高度依赖它的公民的各种形式的承认与合作,国家的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获得这种承认的能力”。(1)民众对国家的认同是国家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正是这种国家认同使整个国家内部形成一种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对于多民族国家而言,民众观念中如果只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感情,那么就会造成国家地域化、族群化分裂,影响社会稳定,动摇国家统一的根基。而民众对国家的认同集中体现于对国家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因此,很多国家都致力于国家价值观的建设。如美国以“美国梦”为核心,倡导个人主义、自由、平等、博爱、勤奋、实效。中共十八大也首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然而,如何更好地被民众所接受,内化为人们生活和行为的道德准则,则成为一个新的难题。近期,众多社会矛盾凸显,更增加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紧迫性。纵览世界,新加坡是构建与传播核心价值观最为成功的国家之一,又因其与中国有相似的国情,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一、新加坡共同价值观的提出与内涵

1、共同价值观的提出历程

从1965年建国初的一穷二白到80年代初期,新加坡已发展成新型工业化国家,不仅是东南亚地区海运、空运贸易、加工制造、金融服务、旅游中心和最大的修船、造船基地与石油输出港,而且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港、第三大炼油中心和第五大金融中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也从1960年的1215新加坡元(约397美元),增加到1980年的14604新加坡元(约6707美元),达到发达国家收入水平。然而,随着国家的快速发展,在引进西方科技的同时,西方的价值观与不良风气也随之侵入,传统的以家庭为中心的东方传统社会理念被打破,新加坡出现了金钱挂帅、惟利是图、贪图享受、物欲横流、人际关系冷漠,以及吸毒、卖淫、嫖娼等现象,尤其是青少年受“西化”思想的侵害更为严重,造成了新加坡严重的社会道德危机。据统计,新加坡离婚率由1978年的4.4%增至1985年的11%。1985年,未婚少女堕胎数只占合法堕胎总数的5%。80年代,新加坡的吸毒问题也十分严重,据统计,1984年,因注射和吸服海洛因而被捕的人有2584人,1988年增长到5220人,增加幅度达到102%。因上述原因,新加坡出现强烈的海外移民倾向。70年代,申请移民外国的家庭,每年只有1000户,80年代早期,亦不超过2000户,而到1989年则高达7000户。新加坡政府当时做过一个调查,每六个新加坡人中就有一人曾考虑要移居外国。(3)

时任总理李光耀在1972年“教师联合会第二十六周年纪念会”指出:“新加坡的生活,并不只靠着更多的旅馆,更多的宴会,越来越多的餐厅,更多的汽车……更多的十三个月薪金——这一切固然是需要的,但是,如果我们在这发展过程中,迷失方向,不能认识自己,把自己和那些不同类的混淆起来,……那么以上所说的一切都将是徒然的。”(4)上述危机使新加坡政府日益清楚地意识到构建国家共同价值观的重要性和紧迫性。1988年10月,新加坡第一副总理吴作栋在对人民行动党年轻一代的演讲中,第一次公开建议新加坡应发展自己的国民意识,提出要制定一套各种族人民均能接受的共同价值观来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基础,并号召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新加坡共同价值观的大讨论。1989年1月,新加坡总统黄金辉在国会演讲中,首次提出了共同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后来经过广泛地讨论修改,1991年1月4日,吴作栋以总理名义向国会提呈《共同价值观白皮书》,获得批准。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