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离群众的可怕后果

——《苏共亡党十年祭》读后感

由于工作的繁忙,亦或对读书的惰性,很久没有好好坐下来读书了。最近抽时间读了一下《苏共亡党十年祭》,一是要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二是对苏联和苏共问题有一定的兴趣。虽没有一字一句的精读,但匆匆翻阅的过程也使自己对苏共亡党的问题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关于“苏共亡党、苏联解体”问题的研究,也从其它书籍和媒体报道中了解一些,无外乎“和平演变说”、“改革路线错误说”、 “民族矛盾说”、“叛徒葬送说”、“经济没搞好说”、“斯大林模式说”等等,这些解读都是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苏共亡党、苏联解体”进行的原因分析,每种解读都有其一定的意义。通过阅读《苏共亡党十年祭》一书,我个人较认同黄苇町先生的观点:“脱离群众说”,书中写道:“苏联共产党不仅是被国内外的反共势力所搞垮,也是被他一直宣称所代表的工人阶级和苏联人民所抛弃”。因此,人心的向背才是决定政党存亡的根本原因。

从书中描写的苏共亡党的整个过程来看,官僚主义作风拉开了党与人民群众的距离,埋下了党群关系恶化的隐患;“合法的”特权腐败突出、卖官鬻爵和组织上的腐败严重、下层机构的“补偿型腐败”和中层机构的“审批型腐败”、对高层官员的腐败惩治不力等,助长了腐败蔓延。由于这一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加上党员群体滥用职权,压制批评,中饱私囊,与犯罪者成为同谋等等现象,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愤慨,经济形式急转直下、生产水平下降,物价上涨、商品奇缺、失业率急剧上升,导致苏共走上了灭亡的道路。

“严重脱离群众、丧失民心”是造成苏共亡党的根本原因,“人民的态度和反映”在“8.19”剧变发生前后表现的淋漓尽致。在剧变发生前的两年多 1989年3月26日苏联人民代表选举时就已经有了苏共失去人民群众拥护的明显征兆:被撤销党内领导职务、违纪参选的苏共掘墓人的叶利钦,竟然以近 90%(89.44%)的压倒性多数选票击败了苏共的正式候选人——利哈乔夫汽车厂总经理布拉科夫,当选为苏联人民代表,与此同时,苏共的一批党政领导成员也在各地落选。在叶利钦宣布退党、公开宣布反共反社会主义后,在 1991年6月12 日,又以 60%以上的压倒优势当选俄罗斯联邦总统。

1991 年的“8·19”事件是苏共“避免自己走向灾难深渊的最后尝试”,可惜,在生死存亡的关头,苏共未能得到人民(包括 1500 多万苏共党员)的积极响应,被派去攻打“白宫”的军队也拒绝执行命令,甚至发生倒戈,许多坦克调转炮口,叶利钦还登上坦克向民众发表演讲,很多人都选择支持退党的叶利钦和民主派。苏联解体、苏共被迫解散后,在查封防除、财产过程中“查封者竟然没有遇到任何有组织的反抗,也没有发现当时哪里有工人、职员、苏共党员们自发地集合起来,去保卫自己的区委、市委和州委,或举行大规模抗议活动”。 这就是包括苏共党员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对苏共亡党的反映,这种反映明确表现出“人心的向背”和苏共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关系。

苏共的历史悲剧告诉我们,困难不可怕,挫折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的流失。共产党的力量在于她和人民群众的联系,布尔什维克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也在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在列宁时期,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是很好的,这同革命领袖列宁的率先垂范是分不开的,他经常告诫全党:“对于一个人数不多的共产党来说,对于一个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来领导一个大国......,向社会主义过度的共产党来说,最严重最可怕的危险之一就是脱离群众”;“执政党要不脱离群众,就要联系群众、深入群众、了解情绪、了解一切,理解群众、善于接近群众、赢得群众的绝对信任”。斯大林为苏联的发展特别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但遗憾的是,他没有完整地贯彻列宁的重要思想,通过不断的研究,可以说苏共党群关系的巨大裂痕,是从斯大林时代开始的,斯大林的主要错误包括:把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制绝对化;用“一言堂”代替思想统一;用“左”的政策代替深入实际;把集中领导的需要推向高度集权;把对党和国家权力的监督变为对下级和群众的监督。正是由于这些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甚至愈演愈烈,使得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每况愈下,造成了苏共严重脱离群众的后果。斯大林逝世后,苏共虽然为大清洗的受害者平反昭雪,但在政治经济体制上,并没有脱离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领导集团脱离群众的倾向不但未得到纠正,而且有所发展,特别是特权和腐败使苏共渐失人心,主要表现在:苏共的特殊待遇慢慢蜕变为特权,并向社会其他阶层保密,致使党和国家机关逐步把自己和人民隔离开来;干部任命体制使得上下级之间便形成了一种具有特殊利益、与群众越来越疏远的“共同体”;提拔亲信和保官的组织路线,导致大批庸人进入和滞留在领导层,造成党的总体决策能力下降,脱离人民,无视群众利益,则进一步失去了做出正确判断的基础;腐败之风盛行,而反腐败斗争却很难开展。经过长期的恶性发展,由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建立起来的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随着群众各种不满的积累,苏联人民对党和政府的感情由亲到疏,由热到冷,出现越来越大的裂痕,最终导致苏共完全失去群众的支持而亡党、亡国。

前车之鉴,值得我们深思。虽然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我们也出现过党群关系的严重危机,但由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是其他任何国家、任何政党不能相比的,我们党的领导人在“党群关系”这一问题上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使得我们很快走出“文革”的阴影,选择和坚持了一条实行改革开放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道路,使人民群众不断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进一步增进了人民对党的拥护和信任。小平同志说过,“东欧的事情对我们来说并不感到意外,迟早要出现的。东欧的问题首先出在内部。”江泽民同志在谈到 20 世纪 90 年代一些长期执政的党丧失政权的教训时,也做了一个十分精辟的总结:“一个政权也好,一个政党也好,其前途与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不能赢得最广大群众的支持,就必然垮台”。

虽然目前我们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总体上是好的,绝大多数人民群众对我们党是信任和拥护的。但是,如果党内和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继续蔓延,就会造成越来越多的群众对党的领导产生怀疑,长期发展下去,亡党亡国的危险也同样存在。因此,苏共亡党亡国的惨痛教训,是我们的一面明镜,我们应时刻警惕!

责任编辑:葛立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