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经济> 正文

王小广:理解把握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方法论体系

20250625王小广

王小广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原副主任

点此查看完整报告

点此查看课件

习近平经济思想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科学指南,为破解发展难题提供了科学指引。

一、习近平经济思想: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认识论和方法论相统一

中国式现代化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关键领域,同时涉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外交工作、国家安全、祖国完全统一和党的坚强领导等多个方面。经济是国家发展的基础,经济现代化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中之重。因此,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习近平经济思想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对新时代经济发展实践作出的系统理论概括

第一,系统回答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根本立场、历史方位、指导原则、主题主线、根本动力、战略举措、工作方法等基本问题,形成一套科学完整、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其中,根本保证是党的领导,根本立场是以人民为中心,历史方位是新发展阶段,指导原则是贯彻新发展理念,主题主线是高质量发展,根本动力是改革开放,战略举措包括一系列的区域战略、产业战略、科技战略等,工作方法就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方法论。

第二,为做好新时代经济工作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也就是,关于我们前进的方向、实现什么样的发展,以及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等问题的答案,为我们指明了前路,成为行动的指南。

第三,深刻回答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时代之问、人民之问、历史之问。也就是,确立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目标。

(二)习近平经济思想作为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科学行动指南的五个特征

第一,具有鲜明的科学性,也就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世界观方法论,深入提炼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比如,新发展理念就是体现规律性的理论成果,是基于40余年改革开放乃至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提出的,即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

第二,具有鲜明的人民性,也就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第三,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也就是对经济发展趋势和国际环境进行了深入分析,早先提出了“新常态”的概念,而后又提出了“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发展阶段”等体现时代特征的概念。

第四,具有鲜明的实践性,也就是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动力不足问题,应对生态环境挑战,化解内外经济风险挑战等。

第五,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可以说,新发展格局至少包含三个核心要素,即高水平、高开放性、高安全性。开放既是压力,又是前进的动力。封闭只会落后,开放才能激发强大的内生力量。

(三)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核心要义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高度概括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核心要义,即“明确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

我们可以把这一段内容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关于我国制度、体制机制上的选择,包括经济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上层建筑,这决定了我国现代化的路径,即“明确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二是关于如何推进现代化,那就是实施“三新一高”的战略部署,即“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三是我们必须认识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然面临许多风险和挑战,必须巩固和完善我们的体制机制,并化解各种风险,这就要求我们“统筹发展和安全”。党的二十大报告特别强调了关于安全的内容,这表明尽管发展是基础,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但安全同样重要、不可忽视。

(四)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方法论体系

第一,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指导经济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概括总结为“六个坚持”:一是坚持人民至上,也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人为本;二是坚持自信自立,也就是坚定“四个自信”,坚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进步之一;三是坚持守正创新,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多年来所积累的宝贵经验,也就是相较于科技创新的颠覆性,我们更强调制度创新上的完善和优化;四是坚持问题导向,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所面临的所有问题都应以解决实际问题和满足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五是坚持系统观念,也就是我们必须运用系统观念来分析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并据此提出战略思路和具体措施;六是坚持胸怀天下,不仅涵盖了统一战线的开放性、包容性,强调团结协作,也包括“一带一路”倡议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六个坚持”同样是经济工作的方法论基础,即我们首先必须遵循这“六个坚持”,特别是充分运用系统观念。

第二,做好经济工作的根本保证、根本立场、指导原则、根本动力,以及基本方法论等。这方面关于经济工作的方法论,同样包含六个“坚持”:一是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即管全局、管全面、管方向,关键是整体、长远的战略;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即经济发展为了人民;三是坚持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即充分运用新发展理念,实现区别于高增长时期的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和本质特征的高质量发展;四是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动力仍是改革开放这关键一招;五是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即强调全球视野,兼顾国内与国际两个层面,特别是既要解决国内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风险,也要关注粮食、能源、产业等方面的安全问题;六是坚持系统观念,这也是关于经济工作方法论的核心。

第三,在推进实际经济工作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第一次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并提出了“1+7”的理论框架。其中,“1”是坚持新发展理念,即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同时,强调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即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但发展必须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高质量的发展,而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7”是做好“七个坚持”,包括: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保证我国经济沿着正确方向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到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中;坚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立足大局,把握规律;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决扫除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坚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主要矛盾变化完善宏观调控,相机抉择,开准药方,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坚持问题导向部署经济发展新战略,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变革产生深远影响;坚持正确工作策略和方法,稳中求进,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底线思维,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

责任编辑:王瑱校对:赵苇监审:彭亚南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