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透明政府理念
透明政府的理论基础在于人民主权原则,由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创立。根据该理论,人们为了维系自由和平等,自愿相互订立契约,让渡出一部分或全部权利给社会,共同组建政府。所以,政府的权力来自于人民,公众和政府之间实质是一种委托与被委托的关系,作为受托人的政府在行使权力过程中,必须对作为委托人的人民和公众负责;作为委托方的公众,有权查阅公共信息,了解受托人——政府的运作过程和绩效,对政府工作进行评判和监督。近年来,一些国家广泛开展以建立“透明政治机制”为主要内容的“阳光行动”,成为及时揭露和防止腐败的有效手段。如西方国家大多实施了被称为“终极反腐制度”的官员财产申报公示制度。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各级政府由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这其中就理所当然地包括向人民公开有关信息、报告工作情况。从我国现实情况来看,政务公开工作仍停留在政府部门有限度地自愿公开的水平,几千年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传统惯性导致了权力的封闭运行和暗箱操作,成为权力滥用、腐败滋生的温床。“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约束权力的最好方式就是把权力置于“阳光”下,让“阳光”成为预防腐败滋生的最好消毒剂。借鉴透明政府理念,一是加大公共事务公开力度。要牢固树立公开是党委、政府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知情是群众的基本权利的理念,不断拓展党务、政务、厂务公开的广度和深度,特别是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重大建设项目、公共资源配置和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信息,必须及时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公众监督,从而推动“金鱼缸”式政府的形成。二是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当前,以电子监察系统为代表的科技反腐风起云涌,极大地提高了反腐倡廉建设的科学化水平。要大力推进“网上政务大厅”建设,建立融合网上公开、网上办公、网上服务和网上监督等多项功能的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电子平台,推动形成运行公开、制约有效的行政权力阳光运行机制。三是积极探索官员财产申报公示制度。从我国当前情况来看,无论是高层的反腐决心,还是社会的民意基础,抑或法律和技术手段,实行领导干部家庭财产申报制的条件都已具备,应积极推行,可以采取分步实施、先易后难的步骤,如先开展新任领导干部和后备干部财产申报公示制度,积累经验后再全面推行。
五、道德教化理念
道德教化理念是与资产阶级的人性论、政治原罪论相对应的一种价值观,提倡对公职人员进行道德教育,给予人性上的去恶存善的净化。在许多西方学者看来,人性可以深刻地改变人格,可以使人放弃自私自利。因此,西方学者认为,道德教化作为国家廉政建设的一种基本手段,可以促使公职人员建立一种自我约束的道德规范,从实质上说就是一种主观意志的法。当前,道德教化已成为世界各国预防腐败的重要手段之一,凡是政府清廉指数较高的国家,都十分注重发挥道德教化在反腐败中的作用,如新加坡在反腐败道德教化上讲究“心治”,把儒家文化倡导的忠、孝、仁、爱、礼、义、廉、耻“八德”作为整个社会尊崇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芬兰公务员进入政府机关就职时必须举行仪式,宣誓遵守纪律和公务员道德规范;在瑞典,一个人在任何时期、任何领域违纪违法的不良行为,都会被记录在案,如有不良记录,在就业、晋升、贷款等各个方面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甚至无法立足。
如果说以权力制约权力和以权利制约权力是权力的外在制约的话,那么,以道德制约权力就是一种内在的制约,具有更深远的影响。任何制度的推行、法律的实施都离不开人,制度再完善,法律再健全,人在实施的过程中都有可能使之变形走样。从这一角度来看,反腐倡廉不仅要靠法律、制度等外在制约,更要靠权力主体的道德自律。建设廉洁政治,必须大力倡导自律从严的道德取向。一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重构道德规范。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结合我国各地传统廉洁文化,提炼具有地域特质,体现地域人民行为方式、文化艺术、价值观念的核心道德理念,并使之成为当地人民的共同价值取向和追求。要特别注重加强从政道德教育,通过“道德讲堂”、“廉政课堂”等形式,构筑“以廉为纲、以德为先、以信为重”的党员干部道德诚信高地,抑制和消除权力腐败的内心动机。二是要实现道德规范的制度化。个人的道德理性和道德意志是有限的,只有通过制度的强制性力量,才能确保道德规范被严格遵循。要大力推进党员干部从政道德的制度化工作,如制定“党员干部道德守则”、建立领导干部道德档案和考德制度等,来约束党员干部的日常行为,起到防微杜渐的警戒作用。三是要积极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权力腐败总是与政府和官员诚信缺失联系在一起的,而企业诚信缺失更是商业贿赂的源头。要大力推进以政府信用为表率、企业信用为重点、个人信用为基础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逐步建立集纪检监察、银行、税务、工商、质监、司法、民政、公共资源交易等部门信用信息于一体的综合性诚信数据库,建立企业廉洁诚信档案,实现跨部门、跨区域信用信息共享。同时,推行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制度,推动企业廉洁从业、诚信守法。要突出抓好政府信用建设,坚持诚信办事、诚信服务、取信于民,推进诚信政府的建设,切实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