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体会文章(二十五)

精选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体会文章(二十五)

【编者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对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感受和认识,形成了深浅不一、长短有别的心得体会文章。为推动教育实践活动深入扎实开展,“实践心得”栏目将陆续推出精选心得文章,供网友们学习参考。欲知更多精彩内容,请您点击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实践心得“栏目。如果您对该栏目还有什么要求、意见和建议,请给我们留言。

把群众情缘扎根心中

来自群众。任何一个党员领导干部都不是理所当然的领导干部,绝大多数都是从群众中选拔上来的。正是由于个人的艰苦奋斗、奋力拼搏,才成为群众中的先进分子,才被各级党组织发现培养成为党员领导干部。所以说,党员干部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自己的出身和历史,更不要忘记在事业刚刚起步或人生低谷时的坎坷生活,只有牢记自己来自群众,是从群众中走出来的,是从艰难困苦中走过来的,经常想想身边还有很多困难群众,才能对群众有感情,才能把群众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才能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详细】


要在“照镜子”上狠下功夫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央提出了“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贯彻这一要求,首先要在“照镜子”上狠下功夫。因为,“照镜子”是后者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教育实践活动成败的关键,只有镜子照好了,才能看到自己身上的“瑕疵”,在“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中做到有的放矢。做到这些,应把握以下几点:

首先,要有敢于“照镜子”的决心和勇气。“照镜子”具有两面性,既可以看到美的地方,鼓励自己发扬长处,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也可以看到“丑”的一面,以便发现问题,弥补不足···【详细】


力戒形式主义

形式主义之害不容小觑。形式主义主要有五大危害:一是解放思想的拦路虎。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各项改革渐入深水区,需要党员干部不断更新观念,充实知识,创新工作思路。而形式主义者往往以“虚”字当头,追求表面的高调,掩盖“本领恐慌”和“能力不足”的问题,既不吃透上情,又掌握不了下情,缺乏创造性能力和求实精神。二是政策落实的绊脚石。形式主义崇尚空谈,不注重调查研究,往往“扎扎实实走过场”,会议室“调查”,招待所“蹲点”,宴会上“总结”···【详细】


贵在“出汗”

“出汗”方能“排毒”。人体代谢物积累多了,就要及时排出来,不然影响身体健康。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就是存在于一些党员干部体内的代谢毒素,日子久了就积重难返,一定要多出几身汗,去除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才能清白做人、清正为官。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查找和整改“四风”突出问题,就是强身健体的好方法,就要如徐守盛书记强调的,真正地让党员干部红红脸、出出汗、排排毒···【详细】


在群众不满之处用心用力

群众满意,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最终目标;检验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是否得到了解决。因此,我们必须把征求群众意见作为搞好教育实践活动的立足点,把“群众提”作为查找“四风”方面突出问题的主渠道,在群众不满之处用心用力。

如何抓住要害,查摆突出问题?古人云,“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详细】


干部需“把耳朵叫醒”

说到“听”,想起一个典故,据《资治通鉴》记载,唐太宗贞观二年:“上问魏征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唐太宗问魏征:“君主怎样能够明辨是非,怎样叫昏庸糊涂?”魏征答:“广泛地听取意见就能明辨是非,偏信某个人就会昏庸糊涂。”这里的“听”便是指听大众之言,千年前的古人尚且知道这个道理,那我们现在的领导干部更应该懂得倾听群众意见的重要性,因此,走群众路线,干部需“把耳朵叫醒”,并使群众意见入脑、入心···【详细】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