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戒形式主义

力戒形式主义

核心提示:形式主义之害不容小觑。形式主义主要有五大危害:一是解放思想的拦路虎。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各项改革渐入深水区,需要党员干部不断更新观念,充实知识,创新工作思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要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四风’问题”。形式主义被列为“四风”之首,这说明形式主义不仅已成为官场顽疾,被人民群众深恶痛绝,而且提示我们必须追根究底、对症下药,方能收到治效。

形式主义之害不容小觑。形式主义主要有五大危害:一是解放思想的拦路虎。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各项改革渐入深水区,需要党员干部不断更新观念,充实知识,创新工作思路。而形式主义者往往以“虚”字当头,追求表面的高调,掩盖“本领恐慌”和“能力不足”的问题,既不吃透上情,又掌握不了下情,缺乏创造性能力和求实精神。二是政策落实的绊脚石。形式主义崇尚空谈,不注重调查研究,往往“扎扎实实走过场”,会议室“调查”,招待所“蹲点”,宴会上“总结”。导致中央的政策再好,也不能落到实处,于群众无益。三是公共资源的吞噬器。形式主义好大喜功,空耗人力物力财力,可谓劳民伤财、祸国殃民。四是干群关系的分散剂。形式主义只惟上,不惟实;只关注上级印象如何,不在乎群众满意与否,导致官僚主义猖獗。五是社会风气的污染源。形式主义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弄虚作假,热衷于“学习考察化、批评表扬化、工作会议化”,严重脱离实际,久而久之,势必助长弄虚作假之风,花拳绣腿层出不穷,导致整个社会公信力下降。

形式主义之源盘根错节。从井冈山时期开始,到延安整风时期,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历届中央领导都坚决反对形式主义。为什么这么多次的整风运动没有将形式主义根除?追根溯源,以下几个因素值得我们重视并提高警惕:一是官僚主义的保护作用。官僚主义是一种脱离群众,高高在上的官老爷作风,与形式主义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官僚主义与形式主义上下结合,助长了歪风邪气。二是功利主义的牵引作用。功利主义是滋生形式主义的温床。在功利主义的诱导下,部分党员干部或投其所好,热衷做表面文章、搞花架子,钻营“假、大、空”;或在工作上图“省心、省时、省力”,拈轻怕重。三是机会主义的助推作用。机会主义即投机主义,特点是忽视公理、脱离实际、藐视规则、不务正业,投机取巧。如果机会主义者得名得利八面威风,踏实苦干者反而忍辱负重、得不到肯定,就会招致部分同志价值取向扭曲,助推形式主义抬头。

形式主义之畏唯实践检验。尽管形式主义是顽疾,但它也有“三怕”:一怕“群众检验”,二怕“实效检验”,三怕“时间检验”。杜绝形式主义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入手:一是问群众。“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对于政府的各种作为和政绩,当地群众往往了解最清楚、感受最深刻。群众喜欢不喜欢、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就是鉴别形式主义的试金石。在上级面前一时做好一事可能赢得好印象,在群众面前要一心一意一直做到大家满意才能有好口碑;二是问实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力戒形式主义,要实事求是地看待政府的各项行为,是否推动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否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是否促进了社会和谐?三是问长远。形式主义者往往好大喜功,唯求立竿见影,赚取一时风光,最终经不起时间的检验。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当前,党和人民的事业正处在机遇与风险并存且大有可为的关键时期,需要各级党员干部真抓实干,来不得半点虚功伪绩。力戒形式主义陋习,大兴为民实务清廉新风,刻不容缓。(作者系省知识产权局党组书记、局长)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