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之后,因时代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功利因素突出,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浓厚,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因此,“民间拜月”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
民间拜月
本文关键词:
中秋节
相关阅读
- 中秋新玩法激发消费新活力2024-09-19
- 学习新语丨中秋团圆时 浓浓家国情2024-09-18
- 文脉华章丨根之茂者其实遂2024-09-18
- 中秋节里的“中国式浪漫”2024-09-14
- 九州共团圆,家国同此心2024-09-11
- 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 习近平这样强调2023-10-04
- “双节”出游健康安全指南2023-09-20
- 终于“团圆”!七旬老人收到抗美援朝烈士父亲的画像……2022-09-14
- 蔡奇主持召开会议调度疫情处置并到北京化工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现场检查时强调 筑牢首都高校疫情防线 让师生过好中秋假期2022-09-11
- 党员干部要过好别样“中秋节”2022-09-09
责任编辑:于川校对:总编室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刘飞: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 蓝天白云续写美丽北京生态画面
- 共担时代责任,共筑人类未来
- 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 礼赞“中国好人”,汇聚向上向善的文明力量
- 粮食年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大国粮仓的三重突破
- 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以艺术盛会奏响时代强音
- 节粮就是增粮,心动更需行动
- “三季报”公布,中国外贸韧性不减
- 协同保护,文物与古树名木相得益彰
精选视频
【理论看点】陈文旭: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新时代新征程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应坚持“两个结合”
新时代新征程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实践策略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共同富裕
把握好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原则
深入研究不同阶段的目标,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