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之后,因时代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功利因素突出,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浓厚,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因此,“民间拜月”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
民间拜月
本文关键词:
中秋节
相关阅读
- 【皓月当空】2016-09-19
- 60家商企累计销售20.1亿2016-09-18
- 北京警方圆满完成中秋小长假安保任务2016-09-18
- 中秋节竟发端于唐玄宗的生日!2016-09-18
- 【大美中国】张家界秋韵2016-09-18
- 十五的月亮十七圆:中秋十大赏月胜地2016-09-18
- 节后月饼去哪儿了要有清晰大数据 2016-09-18
- 筑梦天宫,强者必胜 2016-09-18
- 共庆天宫逐月 共筑航天梦想 2016-09-18
- 团圆,就是最好的中秋 2016-09-18
责任编辑:于川校对:总编室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凝聚强大奋进力量
- 法理为盾,勇气为锋
- 从“变”与“不变”中看中国共产党的旺盛生机与活力
- “千园之城”何以活力满满?
- 韦磊 | 从1921到2025: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奋斗的历史轨迹与时代价值
-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凝聚奋进力量
- 坚持“五个统一” 做深做实干部政治素质考察
- 以“两山”理念为首都发展释放绿色潜能
- 用“一条热线”更好倾听“您的声音”
- 既要“回头看”也要“向前看”
精选视频
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
贸易战:没有绝对的赢家与输家
从1921到2025: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奋斗的历史轨迹与时代价值
重磅!三箭齐发引“长钱”入市
2分钟看懂两项货币政策工具:互换便利与再贷款
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三个重点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