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不渝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3)

始终不渝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3)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

坚决纠正以极端事件、个别论调、部分受众的喜好为依据扭曲人民性的做法,在把握人民的整体和根本利益中澄清对人民性的错误认识。当今时代,打开互联网,“舆论喧哗”扑面而来。网络信息传播的即时性、互动性,助推着“意见领袖”、网络“大V”对个别事件的看法如滚雪球般传播,形成一个又一个舆论“冲击波”。这些“冲击波”往往有这样一个共同特点,即凡是体现党和政府立场的,一律否定和反对;凡是体现所谓“草根”立场的,一律支持和渲染。这种以破坏党性为基础来树立所谓“人民性”的做法,不仅不是真正的人民性,而且是恰恰损害了人民的利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利益要求难以得到完全满足,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的难度进一步加大。我们所有的政策措施和工作,都应该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利益,而不是谁的声音大,就认为他代表民意;也不是哪个名人的微博粉丝多,这个博主的声音就代表民意。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我们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把最大多数群众是否赞成、是否受益作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根本依据。毋庸置疑,那种将个人利益和小团体利益凌驾于党和人民利益之上的做法,是错误的;那种哗众取宠,故意渲染和强化与党和政府对立情绪的做法,也是错误的。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都应从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理性发表看法,公允表达立场。

挑拨离间党性与人民性的潜在危害在于削弱党的执政基础,进而搞垮中国。必须旗帜鲜明地把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作为进行新的伟大斗争的根本立足点。民心向背是决定执政党兴衰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争取民心是我们党领导开展新的伟大斗争的中心环节。当前,在党性与人民性关系上的错误看法,有的是认识模糊,有的是思想方法问题,有的则是政治立场问题。但无论是哪种原因导致的,都可能使我们党在争取民心这个关键和要害问题上陷于被动。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如果我们党不能在应对这些考验和危险中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就会自乱阵脚,甚至不战自败。从国内外敌对势力的颠覆渗透的策略看,他们历来把同我们党争夺群众作为战略重点,我们必须同他们斗争到底,打赢这场民心争夺的持久战。从解决国内面临的深层次矛盾问题看,只有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我们才能站在人民立场上攻坚克难、深化改革,在改革的重点难点问题上取得实质性突破,实现共同富裕、社会和谐,才能真正赢得民心。

三、在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中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

新形势下,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思想意识多元多变,传播方式多种多样,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宣传思想工作的任务更加繁重。只有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才能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在多变中把方向,凝聚起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保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顺利推进。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