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作为改革开放以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领导人,亲身经历了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变革,亲眼看到改革开放带给中国人民的现代化蓝图。因此,改革作为一种现代价值观念,深深地融入了他的血液和灵魂中,使他对改革有一种特殊的情感。
李克强多次强调,改革是最大的红利,“克强经济学”的核心是改革。
自从2013年8月9日巴克莱资本(BarclaysCapital)亚洲首席经济学家黄益平创造了一个新“克强经济学”这个新概念以来,“克强经济学”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高度重视。尽管“克强经济学”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但其雏形初现,为中国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改革是一场革命,是对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一种否定。“克强经济学”的核心是“改革”,基础是“按经济规律办事”,前提是“尊重法制”。李克强认为,中国经济要实现长期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依靠改革和开放,必须坚持市场化道路,着力激发市场活力。应该说,“克强经济学”给企业的发展释放出了明确的信号。
首先,“克强经济学”的前提是“尊重法制”,为企业依法经营提供法制保障。李克强认为,在中国这样一个没有经历过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意识淡薄的国家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建设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道路曲折。
党的十八大提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并明确提出2020年“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的奋斗目标。李克强履职总理后的第一次在记者招待会上,就庄严承诺忠实于宪法,忠实于人民。在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就提出“建设法治政府、各项工作都要依法行政”的要求。这些承诺、要求和规定,彰显了新一届政府崇尚法治、带头遵法守法的决心和理念。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法治经济,政府履行职能必须依靠法治。作为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者政府依法履责,规范权力行使,加强市场监管,依法规范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的行为,维护市场经济运行秩序,保障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为企业营造出一个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同时企业也要依法经营,遵法守法,增强社会责任。
对于那些经营不讲诚信、假冒伪劣、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要依法进行有效制止,对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对经济社会发展可能造成大的危害的企业经营行为要继续重点监管,比如涉及千家万户、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食品安全问题,必须严格监管,严厉打击,依法重典治乱,让犯罪分子付出付不起的代价。还有环保问题,不仅是重大发展问题,也是重大民生问题,严格按照法律法规,不但重事前审批,更要重事中事后监管,实行全过程监管。
其次,以改革释放企业活力。李克强作为改革开放以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领导人,亲身经历了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变革,亲眼看到改革开放带给中国人民的现代化蓝图。因此,改革作为一种现代价值观念,深深地融入了他的血液和灵魂中,使他对改革有一种特殊的情感。作为新一届政府总理,在面临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外部环境更为复杂,全球化红利在减退,新一轮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社会利益更加多元化,经济转型的任务繁重的背景下,李克强深切地知道,中国要继续保持发展,要实现“小康”的目标,只有靠改革,只能往前走,没有退路。
李克强多次强调,改革是最大的红利,“克强经济学”的核心是改革。改革必须坚持市场化取向,是一种全方位的改革,包括金融体制、财政体制、税收体制等,其中金融体制改革是重要内容。
李克强反复强调,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利率、汇率的市场化,逐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下可兑换,放宽市场准入,要让多种所有制金融机构有更多的发展空间,也使多层次的金融体系得以培育,使中国的金融系统既有生态的大循环,也有小循环,既有大银行,也有小银行,乃至有村镇银行。要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增强金融监管机构的协调性,并且择机推出存款保险制度,要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让储蓄、投资者对未来都有稳定的、可预期的回报,这样就可以更全面、有效地支持各类企业发展,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这些内容有望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进行的试验中得以体现。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