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西宁产城融合的分析与探讨

青海:西宁产城融合的分析与探讨

产城融合,是指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的相互融合,所指产业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相比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石,而第三产业则是城市繁荣的基础,因此,产城融合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那么,如何走出一条产业园区和城区融合发展、互促互进的“两区同建”之路,实现工业园区和区域经济的有机融合,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已成为园区产业发展和城市化发展的重要课题。

西宁市的东面,为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川工业园区;南面,为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川工业园区;西面,为海湖新区;北面,为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科技产业园区,该园区已于2010年升级为青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此四个区域三大园区中,综合产业基础、经济实力及区位优势等进行考量,生物园区(高新区)排名居中。因此,本文就以该园区为例加以分析和探讨。

目前,高新区规划管理面积为4.03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生物技术、中藏药、高原绿色食品加工等高新技术产业,已形成了生物科技产业园、装备制造园、大学科技园、农业科技园等“一区多园、一域多能”的功能区块。区域内已实现“七通一平”,金融、医疗、商业、旅游等服务产业日趋成熟,城市管理、广场、绿化等辅助设置日臻完善;园区2012年万元产值能耗0.018吨标煤(2011年全国万元产值能耗为0.793吨标煤),真正实现了绿色发展、循环发展的生态园区目标。

高新区(生物园区)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区域内开发建设了深圳印象、新乐花园等住宅小区及企事业单位家属区,辖内居民由初期的0.3万增至1万人。而根据园区发展实际与发展规划,预计到2015年,园区产业工人人数将由2012年的1.3万人增至4万人。随着园区内青海藏文化博物馆、青藏高原自然博物馆、青海昆仑玉博物馆三大特色博物馆的建成及博物馆群5A级旅游景区的申报,园区人气将进一步提升。居民与园区产业工人的增长速度及增长量相比,差距相当大。工作时段里,园区内一派欣欣向荣,可一到非工作时段,便人去楼空,成为“空城”。

未来几年,高新区将持续保持较快速度的发展,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产业工人总量,都将实现倍增。但是,没有产业支持的城市化,其结果是制造“空城”;同样,没有城区支撑的产业园区,依然摆脱不了“空城”的阴影。改变这一状况最直接也是最为有效的办法,就是让园区产业工人成为园区居民。产城融合涉及地方政府、园区管委会及企业,三方也应成为最直接的责任单位和最重要的推动力。

一是加快推进公租房建设。今年,省上下达西宁市保障房建设目标任务14050套,其中公租房11000套。随着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职工不断增多,对住房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在这批保障房建设中,西宁市积极支持开发区四个工业园区实施公租房项目建设,安排各工业园区公租房建设1668套。尽管如此,但与开发区6万产业工人相比,力度还是不够大。因此,地方政府、园区管委会及企业在大力争取保障房建设项目的同时,应增加保障房建设投入,尽可能逐步满足职工的公租房需求。

二是帮助职工实现住房梦。地方政府、园区管委会及企业可以三方联合,以园区开发公司为主体,在园区的两厢区域、海湖大道和宁张路沿线建设以中小户型为主的商品房。并通过减免土地出让金和实行住房补贴等,让企业职工分批实现住房梦。在实施过程中,可以首先解决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才的住房问题,再逐步解决产业工人的住房问题。

三是实现产业园区与城区的融合,让园区产业工人就地转化了园区居民。这样,既节约了公共资源如缓解公共交通压力,还减轻了园区产业工人的工作、生活方面的压力。更为重要的是,它可有效稳定园区企业的职工队伍特别是企业管理、技术人才队伍,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和园区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提供人才保障。如果当前高新区的1.3万名园区产业工人实现住房梦,园区至少可以新增上万个家庭约4万居民。此外,根据我省重大产业基地建设目标,规划到2020年高新区产值要达到500亿元,产业工人将实现成倍增长。随着产城融合的不断推进,在有力促进园区第三产业发展的同时,实现园区产业与城市发展的真正融合将为时不晚。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