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毛泽东决定中国命运的“三颗战略棋子”

1947年毛泽东决定中国命运的“三颗战略棋子”

毛泽东对彭德怀说:人心动向变了,蒋介石很孤立,群众站在我们这方面,我们逐渐得到人心。目前,军事方面,蒋介石已经转入防御,我们转入进攻。以前讲反攻,不完全妥当,以后都讲进攻。在经济方面,蒋介石困难严重,我们也困难,特别是山东、陕北,但我们可以解决,根本出路是土改,而蒋介石没有出路,况且我军主力又打出去了。接着,毛泽东说道:“老彭呀!什么时候可以收复延安呀?”彭德怀自信地回答说:“只要你老毛一声令下,我保证三个月之内让延安重新回到共产党手中。”毛泽东故意摇摇头说:“敌人在陕北还有十来个旅,还有个虎将刘戡嘛,你老彭可不要轻敌哦。”彭德怀笃定地说道:“老毛你不要激我,那个么子独眼龙刘戡,我盯上他不是几天的事了,原先我是有决心可没有实力,现在时机到了,还能叫他逃回去?”毛泽东满意地点点头说:“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嘛!不过老彭呀,打仗还是要一步步来,延安放在胡宗南那里是一个包袱,先让国民党背着,要争取多吃掉几个旅,那时候你不用打,延安就自动回到人民的怀抱了。”紧接着,毛泽东将话锋一转说,他心里十分着急。由于国内战场形势的迅速变化,粟裕兵团还没有渡江南下开辟浙闽赣根据地,完成第三颗战略棋子的布局任务。

1948年1月7日,为了尽快落下第三颗战略棋子,毛泽东特意发电报把远在千里之外的华野司令员兼政委陈毅叫来,专门布置派遣粟裕兵团渡过长江开辟南方根据地之事。毛泽东说:“1947年7月以后,我军的作战性质已不再属于‘自卫防御’,而是一种‘革命的进攻’,是把战争的主要战场推向蒋管区,以求解放全中国的作战行动。蒋介石已处于防御地位。黄鹤一去不复返,他想要回到战争初期那种形势是不可能的了,今后是我们如何转入江南、四川、两广的问题。”毛泽东还对陈毅说:“粟裕南进行动计划必须要在春秋季之前执行。”陈毅对此表示同意。

陈毅在离开陕北之前,即兴作诗一首:“小住杨沟一月长,平衡‘左’右费思量。弯弓盘马故不发,只缘擒贼先擒王。北国摧枯势若狂,中原逐鹿更当行。五年胜利今可卜,稳渡长江遣粟郎。”同时,毛泽东还亲手写了组建东南野战军和中共东南分局的人事任命给陈毅:陈毅担任东南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粟裕任副司令员、邓子恢任副政治委员。华东野战军第一、第四、第六纵队组成东南野战军第一兵团,粟裕任司令员兼政委,叶飞任副司令员。并准备于1948年二三月间,由华东野战军第三、第八、第十纵队组成东南野战军第三兵团和中共东南分局,由粟裕任书记,叶飞、金明任副书记。

1月22日,还没有等陈毅返回山东传达这一重要指示,粟裕即向中央军委发去了一封长达1400余字的电报。按照中国古代以地支代月、韵目代日的纪事方法,1月为“子”,22日为“养”,因此,粟裕的这封电报又被称作“子养电”。他在电文中阐述了根据目前形势,应首先依托解放区并集中兵力与国民党在中原地区进行决战,然后再渡江南下的战略设想。其实,粟裕的这一战略设想与毛泽东第三颗战略棋子布局是一致的,只是在决战中原和渡江南下的时机上有所区别。

这封电报粟裕酝酿已久,起草后又放进抽屉一个多月,直到中央决定派遣他率领兵团渡江南下的正式命令到了华野司令部,他才将它发出,以供党中央参考。而且,粟裕还特别在电报的末尾写上:“管见所及,斗胆直陈。是否有当,尚盼裁示。”

毛泽东对粟裕的来电十分重视,看完后立即批复给了其他几位中央书记审阅,并注明阅后“再送毛”。不久,中央书记处开会讨论了粟裕来电关于先依托解放区并集中兵力与国民党在中原地区进行决战,然后等部队准备好了再渡江南下的战略设想。这次会议最终没有采纳粟裕建议,并强调执行中央渡江南下决策不变。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