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专家当年有多牛?竟然进中南海见毛泽东

苏联专家当年有多牛?竟然进中南海见毛泽东

核心提示:以下是阿尔希波夫的谈话记录: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期间,苏联同中国的关系恶化后,我的处境相当险恶。赫鲁晓夫在同毛泽东会谈中,很快就澄清了关于苏联潜艇进入中国港湾的问题。

1989年他为了准备访华并同邓小平主席会谈,委托我牵头组织当年同中国事务有关的专家,包括外交部、苏共中央联络部、远东所的学者等,专门研究苏中关系恶化的原因、后果和改善关系的建议。在讨论中,我谈了一些情况和看法。

第一,根据两国的协议,苏联帮助中国建立了飞机、坦克、火炮和无线电工厂,提供了当时最现代化的仪器和设备、先进的军械样品,如飞机、坦克等。我们还帮助中国建立了生产潜艇的工厂和相应的基地。对苏联提供的设备,中国是用易货方式支付的,军工技术是用优惠贷款支付的。中国向苏联提供了某些战略物资,如锡、锡精矿和钨精矿等。中国还向苏联提供了大量的日用消费品。

苏中双方对于执行各自承担的义务都非常严肃认真。例如,1951年苏联企业向中国供货严重拖欠。我报告了斯大林。之后采取了严厉措施,撤了十来名部长和副部长的职。此后,严格执行对中国的供货协议便成了不可违反的法律。中国对于履行自己的义务也是持这种态度。这可以举一例说明。50年代,苏联缺少可兑换的外币,我们请求中国用外币支付一部分我们供应的货物。中国每年向我们提供1亿至1.2亿美元,这笔钱主要来自国外的侨汇。1959年至1960年,中国侨汇情况严重复杂化,便向我们提供黄金,由我们拿到国际市场出售,从而弥补了苏联外汇的不足。这些事实都证明双方合作是如何密切,它对双方又是何等重要。

第二,谈谈共同舰队问题。我们并未提出共同舰队这一特殊任务,然而,1958年赫鲁晓夫不得不为此问题专程前往北京。尤金大使报告说,毛泽东表示:“由于发生一些极为重要的问题需要讨论,他本人愿意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去莫斯科。但是,现在他因健康状况无法成行。”收到这份情况报告后,赫鲁晓夫决定最好由他本人访华,时间定为1958年7月底到8月初。代表团成员有苏联海军参谋长、我及其他同志。

应当指出,在此之前,中国领导就已决定在华南地区建立一座大型无线电台。我们对该电台有兴趣,因为它不仅可以使我们能够向亚洲一些邻国进行广播,而且能够同我们的太平洋舰队保持无线电联系。

当时尤金大使在莫斯科,他见了赫鲁晓夫。在谈话中他得到指示:同毛泽东和周恩来接触时,可以问问能否共同建设和使用上述无线电台。同时,指示他询问一下苏联潜艇能否进入中国港口并在其中停泊。

根据各种情况来看,尤金未能完全正确领会给予他的指示,而向毛泽东转达成:我们对于利用中国的军港感兴趣。毛泽东把这种提法理解成是带有侮辱性的,是对中国独立、主权的侵犯。正因为如此,毛泽东才像上面所说的他本人要去莫斯科亲自澄清已经积累起的严重问题;也正因为如此,赫鲁晓夫也才不得不前往北京。

赫鲁晓夫在同毛泽东会谈中,很快就澄清了关于苏联潜艇进入中国港湾的问题。赫鲁晓夫说,苏联大使把领导上请他转达的指示理解错了。尤金本来身体就欠佳,不时患病,听到赫鲁晓夫讲这番话时,心脏病发作,好不容易才将他活着送回苏联。此后,他再也未能回到中国,他的大使职务实际上也就到此结束了。

至于说无线电台问题,苏方在会谈中的立场是:因为我们想利用该电台,所以愿意支付电台设备费用的50%,以换取在10年中使用该电台的权利。曾经设想,苏联专家应当同中国专家在电台里一起工作。中国拒绝了这个方案。声称:中苏关系是极其密切的兄弟般的关系,既然如此,中国人不想小里小气,如果苏方想使用,中方准备无偿地提供给你们使用的权利。稍后,中国人的确建成了这座无线电台,而苏联确实也使用过一些时候。后来,苏中关系恶化了,我们自然也就停止使用了。

第三,关于和平共处问题的严重分歧。在1958年夏天的会谈中,和平共处成为主要问题。赫鲁晓夫提出和平共处问题是苏联对外政策的基础,请求毛泽东对此立场予以赞同和支持。毛泽东十分明确地对这一方针作出了否定的反应。他说,把和平共处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对帝国主义政策的总路线是没有根据的。帝国主义将继续推行其颠覆社会主义国家的路线。赫鲁晓夫指出,鉴于当前已经出现了核武器,如果发生冲突就会导致巨大灾难,所以和平共处是一个原则性的立场。他几次重复这个论点,说话时显得急切而冲动,令人感到毛泽东的态度已经使他按捺不住了。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